孫憲法,山東民和牧業副董事長,工商管理學碩士,從最初在企業實習,到工商管理碩士學成歸來,再到對公司管理的運籌帷幄。選擇與改變,是他和企業孜孜不倦的追求。
采訪當天,孫憲法正在手機上關注“民和股份”股票的走勢,在當下股市大起大落時,“民和股份”始終保持上升的勢頭,這與企業良好的資產狀況密不可分。2008年5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民和股份也成為國內白羽肉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選擇:旅游城市中發展畜牧業
蓬萊,歷代以仙境著稱,因旅游而聞名。為什么要在旅游城市里選擇發展畜牧業?孫憲法說:“蓬萊空氣好,氣候宜人,適合人類居住,更適合動物的生存。全國有四家養雞上市公司,其中有三個在煙臺,足以說明無論從地理環境還是白羽雞發展歷史,煙臺都是非常適合發展白羽肉雞養殖業。”
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前身是農業部山東蓬萊良種肉雞示范場,1997年改制后,先后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出口雞肉標準化示范區和全國畜牧優秀企業。公司現存欄父母代肉種雞330萬套,年孵化商品代肉雞苗3億多只,是我國最大的父母代肉種雞養殖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山東省內及周邊省份。
在旅游城市發展養殖業,如何處理飼養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雞糞是個大問題,嚴重制約規模化養殖業的發展。為此,民和牧業先后投資建設了生物有機肥項目、沼氣發電項目、沼液濃縮水溶肥項目和沼氣提純生物燃氣項目等多個有機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將雞糞變廢為寶,實現了資源化、能源化利用,不但解決了污染問題,還生產出清潔的生物燃氣、電力,和優質的有機肥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樹立起畜牧行業發展低碳循環經濟的標桿。
沼液:變廢為寶 增產增收
孫憲法介紹說,雞糞還田,對于蘋果、大櫻桃、葡萄等水果的產量和口感非常有好處,比普通化肥培育出的營養更全,口感更好。目前,民和牧業成立下屬公司(山東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雞糞經厭氧發酵后產生的沼液,直接銷售給周邊農戶用作液體有機肥。據悉,206國道沿路的水果采摘園,基本都是用沼液替代化肥。產出的水果,個大果甜,吸引了大批的旅客駐足采摘,“現在,自駕游一族越來越多,這種口口相傳的效果就很好,農民增收了,我打心底里高興。”孫憲法說。
但是沼液受運輸的限制只能在百公里內出售,超出百公里后運輸成本太高。為了推廣這種優質液體有機肥料,公司將沼液提純濃縮開發出了“新壯態”植物生長促進液系列產品,其含有豐富的有機活性物質、納米小分子營養團以及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能顯著提高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利用。直接噴灑在葉子上,植物即可吸收,具有廣闊的農業發展前景。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全國銷售一年多,獲得了廣大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
專業:在傾心投入中壯大規模
雞肉,屬于快速消費品,與居民的消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從世界消費習慣來看,雞肉是肉制品中價格最實惠,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是最低的,在歐美國家是第一大肉類消費品。
白羽肉雞行業在我國興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白羽雞肉生產國。
隨著民和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如何在規模發展中做到更專業是孫憲法和企業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公司建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品的孵化廠、肉雞飼養場和糞污資源化開發利用工廠。
孫憲法說,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一個好的環境,還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更需要一群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人。
未來:在服務創新中延伸發展
“雞苗質量的評判標準不是出孵化廠時的成活率,而是以送到養殖戶飼養場后的成活率為標準。”孫憲法說。民和公司每年產出3億只雞苗,以后可以達到4億只甚至更多。為了保證民和雞苗的質量,公司引進了目前最先進的雞苗恒溫運輸車輛,實現了運輸全程的電腦監控。民和雞苗養殖戶的飼養成活率達到了95%以上。“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養殖戶的支持,所以民和要給他們最好的產品”。
“承擔、拼搏、創新、奉獻”是孫憲法和他的企業一直秉承的發展理念。2015年民和牧業與中科院棉科所聯手在新疆做沼液棉花實驗,沼液的原液不僅能夠增產,同時提也高了棉花抗病蟲害的能力。“2015年主要是研究’新壯態’對棉花的增產效用,2016年研究降低蟲害功效。”孫憲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