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邦股份創始人張邦輝在簽約儀式上發言指出,天邦的英文名Techbank即意為“技術庫”,自創業以來,技術創新就根植于天邦的基因當中。而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給天邦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如公司可以通過種養循環生產更多生物質,再利用生物質發電,讓原來的“環保問題”變成植物營養資源;光伏發電則可以更充分利用公司豬場屋面等資源。這些都為江蘇國能與天邦的合作帶來了很好的空間。

據《牧食記》了解,天邦臨泉工廠已于今年2月開始試生產,預計今年5月正式投產。
張邦輝還表示,國家提出的碳減排“3060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作為能量消耗大戶,我們如果不能盡快實現碳中和,將來的經營壓力會非常大。相反,解決了碳排放問題,對于我們提升盈利能力、拓展客戶非常有幫助,特別是一些西方在中國的豬肉產品用戶。”

所謂“隔墻售電”,就是允許分布式能源項目通過配電網將電力直接銷售給周邊的能源消費者,而不是先低價賣給電網,再由用戶從電網高價買回,這一模式可以讓能源消費者成為“生產投資型消費者”。
天邦股份董事長、總裁蘇禮榮亦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公司豬場舒適度改造、能源循環低碳養殖等內容。他表示,天邦的豬場都可以因地制宜建設成光伏、生物質發電基地,實現種養循環和最大限度的碳減排,從而建設綠色動物福利標桿工廠。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天邦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22年01月28日,注冊地位于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楊橋鎮工業園區——同為天邦臨泉工廠的所在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德剛,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天邦股份100%持有。
國家能源集團是由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并重組成立的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集團擁有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大板塊,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化工公司。
江蘇國能是國家能源集團在江蘇省內區域公司,截至2021年底,其已與江蘇省5個地級市、18個縣區、11個企事業單位、4所科研院所共簽訂了38份合作協議,儲備了超660萬千瓦的光伏項目,是江蘇省內最大的能源供應商。
事實上,天邦股份布局新能源早有跡可循。在2021年7月天邦計劃向通威股份出售飼料業務并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時,即引發市場猜測其會否效仿通威模式發展光伏產業。在之后迎接政府領導視察在建中的臨泉工廠時,天邦方面亦表達了在工廠建設光伏屋頂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