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母豬數量和質量,育種體系恢復正常
母豬數量方面,強抓后備豬管理,適當加快配種節奏,提升母豬數量,逐步落實年底能繁母豬增加至140萬頭的留種計劃。公司現有高質量能繁母豬超110萬頭,后備母豬充足。如果后續行情持續變好,公司也有可能進一步加快實現能繁母豬存欄量目標的速度。
母豬質量方面,嚴抓種場基礎生產管理,目前公司育種體系恢復正常,供種能力顯著增強,核心技術指標質量均得到進一步提升。分娩率提升至80%以上,處于逐步提升階段;窩均健仔數連月提升,至5月份已提升至10.8頭以上,連續兩月超過2017年全年平均水平的10.7頭,接近2017年單月最高水平的10.9頭;種場基礎管理進一步加強,產保死淘率逐月下降,相比3月份的10%左右,5月份已降至8%以下,接近非瘟前水平;年初以來,PSY穩步提升至20左右;豬苗生產成本持續下降,5月份豬苗生產成本已降至390元/頭左右,相比1月份下降超60元/頭,下降幅度明顯。面對逐步恢復正常的養豬業,公司整體上下干部員工充滿信心和干勁。
(2)肉豬生產質量提升
二季度以來,公司豬場和肉豬服務部嚴格抓好各項基礎管理,夯實生產基礎,密集開展雨季防汛防非、防暑降溫等專項行動,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增加效益,成效顯著。目前公司豬業生產秩序穩定,成績總體向好,疫病發病量和發病率均明顯降低,肉豬生產質量持續提升。同時,公司持續落實降本增效專項行動,通過通報排名、宣傳標桿、分享經驗、幫扶賦能等措施,鼓勵全員參與降本增效,奮勇爭先,效果凸顯。
5月份肉豬上市率穩中有升,提升至89%左右(大致對應6個月前投苗仔豬的上市率);料肉比與仔豬質量、肉豬生產模式和飼料營養配方等因素息息相關,5月份料肉比已降至2.8以下,為2020年以來首月低于2.8;年初以來,委托代養費較為穩定,平均為200元/頭左右;相比年初,肉豬存欄量也穩中有升,為公司實現出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3)養豬成本下降趨勢略超預期
公司通過多種方式,持續控制養豬成本,4月份和5月份成本控制略超公司目標和預期。公司進一步發揮集采和高效協同優勢,加強原料采購與配方技術聯動,控制飼料成本上漲速度和幅度,控制效果較好。在飼料成本價格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公司4月和5月養豬綜合成本相比一季度仍呈逐月下降的趨勢,5月份已降至8.5元/斤左右,成本下降幅度略超公司預期,前期降本增效專項活動效果有所顯現。公司5月份共5家三級公司成本控制在8元/斤以下。公司表現優秀的養豬三級公司,4月和5月綜合成本低至7.5元/斤。由于區域存在差異,目前整體上南方比北方區域成本更有優勢,但均已進步明顯,后續北方下降趨勢會更加明顯。
總體而言,公司養豬業務整體生產經營穩步恢復,各項指標逐步提升,大生產保持穩定。目前公司聚焦于基礎管理,落實好春夏轉季、南方雨季和防暑降溫工作,切實保障大生產穩定和成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