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濱海區的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皮毛黝黑發亮的牛兒們正吃草料,每頭牛都掛著黃色的耳標,記錄著它們父母系的高端肉牛血統。“這是產業園引入引入國際高端肉牛品種安格斯堿地黑牛,憑借濰坊濱海港口優勢,采用現代生物育種技術,依托胚胎移植技術體系,進行本土化育種,擴繁優質種源,打造堿地黑牛純血家系核心種群。”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繁育經理紀路飛說。
這片占地2000余畝的產業園在幾年前還是一片鹽堿荒灘,通過利用建立鹽堿地工程技術、苦咸水淡化技術、節水澆灌技術等綜合改良體系,淋洗和排除土體中過高的鹽分,防止返鹽,從而改良鹽堿地土壤結構、提高鹽堿地土壤肥力。勝偉集團技術研發中心經理江杰說:“鹽堿地土壤復育后,研發、種植高能抗鹽堿牧草,科學改進飼草配比,用于飼喂堿地黑牛,對肉牛養殖中產生的糞便,采用國際先進的分子膜好氧發酵腐熟技術,制備生物有機肥用于涵養鹽堿地,實現農牧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濱海區依托自身資源稟賦,立足鹽堿地復育和肉牛良種引進繁育兩大優勢,推動實現集鹽堿地修復利用、肉牛產業鏈打造、農民增收致富于一體的“鹽堿地+肉牛”特色畜牧產業發展路徑,形成持續為農村“造血”的肉牛養殖新業態。
為能大幅提升國內肉牛種群數量和質量,勝偉集團大規模引進堿地黑牛優質純種母牛,利用冠軍牛胚胎及凍精,將直接培育出堿地黑牛純血后代。“堿地黑牛具有生長發育快,早熟,易育肥,肉質好,出肉率高,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分娩難產率低等特點,是生產大理石紋牛肉的優秀牛種。”紀路飛說。
就在2022年的6月,國內首批具有100%堿地黑牛南美冠軍牛遺傳基因的胚胎牛在濱海區順利降生,極大加速安格斯“堿地黑牛”純血家系核心種群擴充。目前,勝偉集團已累計投入6億元,“堿地黑牛”核心種群規模已達3000頭,成為國內最大的種群基地。
目前,濱海區已建設完成了年屠宰加工肉牛10萬頭的現代化食品廠和多個大型隔離場,到2025年,實現年屠宰加工活牛20萬頭。
為進一步破解“不敢養、養不好”難題,山東勝偉集團通過“寄母還犢”聯農帶農模式,將帶犢母牛交給農戶飼養,并為農戶提供包括防疫、飼料、繁育(配種)等在內的“七統一”保姆式服務。農戶生產的犢牛,山東勝偉集團以協議保護價格回收,母牛生產3胎后原價回收母牛,由此建立起政府引領下的“鏈主企業+農擔+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戶”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在飼草料價格穩定的情況下,鹽堿地安格斯母牛每年可生產一胎,刨除成本,每頭牛可為養殖戶帶來5000元左右收益。“寄母還犢聯農帶農機制已在寒亭、諸城、昌邑等縣域聯農帶農200余戶,放養母牛1萬余頭。濰坊市域已投入運營的養殖小區20個,安格斯基礎母牛突破2萬頭。在建設中的養殖小區有15個,安格斯基礎母牛可達到近5萬頭,我們通過數字、金融賦能,為濰坊市肉牛產業提檔升級貢獻企業的力量和擔當。”山東勝偉集團董事長王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