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11月6日投資者記錄表顯示,9月份,公司肉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7.9元/斤。其中低于8元/斤的肉豬銷量約占公司肉豬總銷量的80%左右。成本較高的區域為山東、華北和東北區域養豬公司,主要受北方氣候環境等影響,疫病防控難度較大,且北方區域公司為近些年新發展的單位,生產還不夠穩定。這些單位的出欄肉豬合計約占整個公司出欄量的6%左右,固定成本等分攤較多,導致養殖成本較高,但對公司整體影響較小。
目前公司嚴格控制成本較高單位的產量,以穩定提高生產成績、降低生產成本為首要前提。待其生產穩定,成本恢復正常后再考慮增加產出,進而實現整體養殖綜合成本持續下降。
公司現有豬場竣工產能(即目前公司的種豬場滿負荷狀態時,能繁母豬按正常生產性能每年可產出的商品豬苗量)約4600萬頭。少量種豬場較長時間未運營使用,可能存在設備老化等問題,需要進一步修補后方可重新使用。
按照公司現有能繁母豬數量占滿負荷應存欄母豬數量的比例計算,當前種豬場產能利用率約70%左右,公司會優先利用好現有種豬場產能。在種豬場實現滿產前,公司不會大幅新增種豬場固定資產投資,現階段主要工作是增加育肥端飼養能力。
為滿足公司未來幾年出欄規劃目標,公司通過新建養殖小區、新增合作農戶、升級改造合作農戶養殖場等方式,努力提升肉豬飼養能力,持續發展養殖資源,滿足業務發展需求?,F階段公司肉豬有效飼養能力(含合作農戶、家庭農場及現代養殖小區等各類方式)已提升至3400萬頭,為未來增加出欄量提前做好準備。
當前公司以提高養豬業務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不會盲目強調實現滿產的時間。此外,溫氏還表示,在市場行情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從資金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此舉并不明智。公司不會去賭行情,不會大規模外購仔豬增加運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