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房養羊、樓房養豬、樓房養雞,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可對養殖防疫要求很高的種雞飼養行業來說,這是一個突破。針對養殖業土地資源嚴重緊缺的痛點問題,2022年,京海集團提出了“以創新謀發展、向空中要產能”的口號。他們投資上億元,新建了悅合、忠義等三個種雞場,建成了7棟二層樓的雞舍,飼養面積近3萬平方米,新增飼養祖代種雞8.7萬套,每年向全國客戶提供228萬套優質父母代種雛,年產值近億元。去年,針對企業產能不足的問題,京海集團又提出了建造四層雞舍的大膽設想。2023年11月,集團正式實施改擴建工程,2024年6月下旬,刷新行業紀錄的四層樓種雞場——新豐養殖場竣工并投入運行。

養殖場的環境保護問題更是養殖行業最關心的問題。集團嚴格遵循節能環保、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養殖廢棄物可以實現零排放。投入860多萬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通過采用“格柵池+調節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清水池”的處理工藝,實現廢水達標排放。雞場產生的所有鮮濕雞糞,全部采用生物發酵和滅菌除臭相結合、發酵與保肥相兼顧、粉碎與制粒相并進的生產工藝,處理后的雞糞都制成優質顆粒有機肥。建有行業最先進的四套噪聲、廢氣處理設施,采用全密閉隔音系統、場房隔聲、距離衰減、安裝消音器等措施,噪聲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廢氣實現噴淋、除臭、降塵后排放。
總經理王宏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讓記者不禁為這樣的養殖模式叫好。“我們這次實行四層樓房養殖,可以說向空中要到了50多畝土地。15萬羽的養殖規模,傳統的養殖場最起碼要100畝土地,而我們現在只有40畝多一點。整個養殖場員工加管理人員只要38個人就可以運轉,傳統的話要在70-75人左右。不僅如此,由于投入了智能化設備,飼養員的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平時只要做好雞舍的日常巡檢、免疫接種、種蛋裝集,其他的工作都是通過智能化的數字物聯遠程自動控制。”
京海集團實行“四層樓房養種雞”新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讓生產效能實現最大化,受到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的高度肯定,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財政廳將這一項目列為國家批準建設的江蘇省蘇系肉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子項目,從資金上給予獎勵和扶持。這一養殖模式也引發了行業關注,全國多個地區養殖業同行前來觀摩學習。“未來我們還要不斷探索五層樓、六層樓的養殖模式,通過集約化、智能化不斷提高產出、提高效率,為我國養殖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可以學習借鑒的樣板。”顧云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