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新五豐(600975.SH)發布2024年三季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2.71億元,歸母凈利潤122.89萬元,單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4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豬周期拐點已至 業績重回盈利區間
今年一季度,豬價持續磨底,給整個生豬養殖行業帶來不小挑戰。進入二季度以來,豬周期回暖信號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5月中旬開始,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漲勢延續至今。Mysteel農產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19.37元/公斤,環比上漲18.42%,同比上漲21.54%。
隨著階段性供應壓力的逐漸緩解,以及去年產能去化的效果開始顯現,后續生豬供給將逐月減少,而需求將隨著季節變化逐月增加。2024年下半年,豬價已逐步進入新的上漲周期,考慮到前期產能去化充分帶動豬價反轉和補欄進度有限延長景氣周期長度情況下,行業盈利空間可觀。
豬周期上行趨勢逐漸明朗,在新五豐大力實施降本增效的加持下,公司報告期內業績扭虧為盈。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52.71億元,同比增長36.05%,歸母利潤122.89萬元,其中單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48億元。資產負債率由2024年半年度的76.32%下降至三季報的74.33%,下降1.99個百分點。剔除租賃負債和使用權資產影響后,三季度末的實際資產負債率約為55.68%。
持續降本增效 出欄增速位列同行業上市公司第二
生豬行業具有強周期屬性。近年來,新五豐致力于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生豬養殖,加快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有序發展高質量生豬產能,在豬價低位運行期間,布局科學提質以平抑低迷行情對業績的影響,同時也為迎接新的周期拐點蓄力。
據了解,新五豐今年以來聚焦“降成本、提性能、防疫病”,持續推進養殖成本管控體系優化,主要從管理、育種、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進行改善,通過深化內部改革、強化團隊建設與績效考核、利用技采聯動與集采優勢、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實施品種更新策略以及實現滿產滿配等措施,顯著提升了生產性能和生產效率。目前,新五豐母豬場滿產率提升10%以上、仔豬出欄成本較年初下降了20%以上、肥豬增重成本較年初下降了10%以上。
此外,新五豐充分發揮技采聯動和集采優勢,精準掌握采購節奏,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大幅降低采購成本。今年,不僅通過限價和對比實驗的方式,降低豬精和實驗室試劑的采購成本,還調整采購模式,壓縮藥品疫苗成本,今年降幅達40%。同時,創造性地對功能性添加劑進行第三方全國范圍內公開招標,系行業內首例。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新五豐生豬業務依舊穩定發展。據新五豐同步披露的2024年1—9月主要經營數據公告,公司前三季度生豬生產量310.73萬頭,同比增長49.44%,在行業上市公司中位列增速第二。在豬拐點到來后,前期降本增效的科學布局將成為新五豐堅實的跳板,為其爭取到更大的盈利空間。
產業協同發展 構建全產業鏈
在持續布局高質量產能之余,新五豐打造集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于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已初具規模。這離不開新五豐不斷深化與旗下子公司的協同效應,優化業務結構實現降本增收。
2024年前三季度,飼料生產方面,新五豐飼料生產量59.82萬噸,同比增加40.97%。飼料自給自足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能有效降低飼料代加工成本。自產飼料還能就近匹配自家豬場的飼料需求,及時調整產量,降低生產運輸成本。7月,新五豐旗下子公司天心種業擬投資2.79億元建設“郴州天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豬料新質工廠建設項目”,將進一步彌補養殖端飼料缺口。
種豬繁育方面,旗下天心種業不斷增強新五豐在育種環節的綜合競爭力。天心種業專業從事生豬育種及種豬生產,并購天心種業后,使公司在育種技術的提升、飼養效率的提高、生豬性能的改良、種豬豬源的保障、生豬產品的多元化等方面均得以優化。
產業鏈的壯大得益于近年來新五豐連續的資本運作。繼2021年,新五豐向大股東現代農業集團及其余三家湖南國企定增募集資金10.30億元后;2022年,新五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完成了對湖南天心種業有限公司等11家養殖公司股權的并購重組。2023年,新五豐又通過詢價發行方式成功募集資金15.51億元。其中,2021年融資增強了國有持股比例的同時,實現了包括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實現鎖價發行、首次以租賃豬場模式進行行業融資等多項創新;2022年—2023年的并購重組和配套融資,更是湖南農業發展投資集團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資產證券化的一次經典實踐,打造了農業養殖行業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案例之最、募資配套資金規模之最,為湖南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新五豐注重提高新質生產力、延長強化全生產鏈,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與抑風險能力,為新一輪豬周期不斷積蓄能量。業內相關人士認為,從三季度的盈利來看,新五豐即將穿越豬周期的寒冬,在行業機遇中順勢而飛。新五豐表示,公司未來還將繼續聚焦價值創造謀發展,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和資源,以人民健康福祉和市場供應需求為導向,實現營收規模加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