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間,*ST傲農(603363.SH,下稱“傲農生物”)公布的重整計劃(草案)顯示,公司將以現有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20股的規模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共計轉增17.35億股股票,全部用于引入重整投資人及清償債務。
其中10.05億股股票由重整投資人有條件受讓(受讓價格為1.70元/股),合計提供資金17.09億元,該資金用于支付傲農生物重整費用、共益債務、清償各類債務以及補充傲農生物流動性等。
2021年以來,受“豬周期”下行行情的影響,傲農生物出現長期虧損,其生產經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為緩解資金壓力,傲農生物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提前出欄生豬,因而其肥豬出欄體重偏低,全年肥豬出欄體重為97.97公斤;同時傲農生物主動關停部分效率低下豬場,縮減生豬養殖規模,以“瘦身減負”。
然而傲農生物的經營壓力并沒有減退。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9.63億元,導致傲農生物“披星戴帽”,也成為繼正邦科技后第二個步入重整的上市豬企。
傲農生物自2024年2月進入預重整程序,9月與重整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11月法院裁定受理公司重整。如今重整方案出來后,債權人是否會接受?未來傲農生物經營方向又將有何變化?
根據公告,公司將于2024年12月6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對此進行審議及表決。而對于公司的經營方向,傲農生物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隨著共益債進來,公司資金情況有所好轉。未來育肥模式主要為“公司+農戶”,養殖重點發展區域為江西和福建。
超千家債權人申報,審查確認84億元債權
上述重整計劃顯示,在債權清償方案中,職工債權、稅款債權及社保債權將以現金形式全額清償;有財產擔保債權將在擔保財產評估變現價值范圍內留債清償,超出部分按普通債權清償方案執行。重整投資人將提供資金以支持公司的重整,并協助改善公司的流動性和經營能力。
截至2024年12月3日,共有1029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其中778家債權人通過資格審核,超84億元債權已審查確認。具體來看,有財產擔保債權、普通債權、稅收債權涉及的債權人分別為9家、656家、1家,認定金額合計分別為10.36億元、74.22億元、931.88萬元。
除其他主體提供財產擔保的債權及養戶貸債權外,普通債權以每家債權人為單位,債權清償方式為現金+轉增股票+信托受益權份額。其中,以傲農生物轉增股票清償的債權部份,抵債價格為12元/股。而截至12月4日收盤,*ST傲農收盤價僅為3.88元/股。
公告提到,評估機構在進行客觀評估后,確定傲農生物重整后股票的價格區間為10.34元/股至17.20元/股,抵債價格低于上述合理區間中值,能夠較為客觀反映傲農生物重整后股權實際價值。
12月6日下午3點半,傲農生物將在小火鳥智慧破產平臺召開重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進行審議及表決上述重整計劃草案,該議案能否獲得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存在不確定性。
“若重整順利實施完畢,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恢復持續經營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傲農生物表示。
轉向輕資產育肥模式,立志成為區域龍頭
在重整計劃草案中,*ST傲農也給出了自己未來的經營計劃——形成以飼料加工為基本盤,以養殖和食品為輔助的產業格局,堅持穩健經營、穩步推動產業縱向一體化。
飼料加工業務方面,重點在于使用重整資金恢復供應鏈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提升利潤率水平。同時深挖福建、江西區域的優勢,提高產能利用率及整體能效,優化代工模式,推動飼料業務量、利齊升。
食品加工業務方面,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業務,傲農生物將最大化利用福建區域稀缺屠宰牌照優勢,充分利用生產線產能,同時加深屠宰食品板塊與集團內部生豬養殖的聯動,將產業鏈縱向一體化的優勢體現出來,增加盈利能力。
而面對此前拖垮業績的“利潤黑洞”——生豬養殖業務,傲農生物的動作將變得更加謹慎。
在養豬業務快速發展時期,傲農生物較多采用自繁自養重資產模式投資,對公司形成了較大經營壓力。
對此,傲農生物表示,重整中將處置低效無效豬場,退出北方市場,深耕福建、江西等市場。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仔豬和育肥業務比例,形成有彈性的業務模式,提高抗風險能力。
經營模式上,目前優勢區域的自繁自養育肥廠將進行保留,部分在建育肥場進行剝離,未來將主要開展“公司+農戶”的輕資產育肥模式,未來占比將達到80%。這一模式具有占用土地少、固定資產投資少等優點,適合未來傲農生物低風險養豬的規劃。
傲農生物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育肥并不多,未來育肥模式主要為“公司+農戶”,未來養殖重點發展區域為江西和福建,北方片區可能會比較少。“預計公司不會再新建育肥場,原有較好的育肥場會繼續沿用。”
在區域上,根據傲農生物目前的產業配套情況,聚焦在福建和江西區域,成為養豬行業區域龍頭。當前主要片區包括閩北、漳州、龍巖、泰和、吉安、華富,在片區形成飼料加工廠、母豬場、育肥廠、放養基地、食品廠的一體化產業鏈。
其中,泉州市每年生豬消費量約400萬頭,但該市生豬出欄量僅約150萬頭,63%的生豬供應靠外市調入,泉州發展集團擬協調泉州市生豬產業協會,鎖定飼料、生豬訂單,提高傲農生物產能利用率。
今年下半年,傲農生物的生豬期末庫存量整體保持穩定,銷售量方面沒有出現像上半年大量出售情況。養殖業務經營數據顯示,*ST傲農10月生豬銷售量10.97萬頭,同比減少76.07%,較2024年9月減少25.12%;10月末生豬存欄量為48.49萬頭,同比減少70.97%,較去年年末減少55.81%,較9月末增加2.08%。
目前,傲農生物能繁母豬存欄量較2023年年末有所下滑,較今年6月末略增,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能繁母豬存欄量會根據現金流情況而繼續增加,“按照長遠規劃來看,未來(能繁)母豬數量會適當增加,我們的欄位是充足的。明后年的出欄計劃可能要等重整執行結束才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