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四川重磅發布《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迅速引發省內畜牧行業協會、科研專家、相關企業等多方主體的高度關注。各方普遍期待這十條“硬舉措”能夠加快落地見效,切實為四川畜牧業提質增效提供保障,助力四川沖刺首個萬億級農業產業集群。
“《十條措施》每條的份量都很重,可以說是廣大畜牧企業的‘及時雨’。”四川省畜牧業協會秘書長趙敏表示,將發揮協會職能,做好政策宣傳貫徹與行業培訓、資源整合與平臺搭建、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等重點工作,推動《十條措施》轉化為行業實效。
四川省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秘書長王成注意到,本次出臺的《十條措施》涉及到肉牛產業有“300元/頭的激勵標準”“200 元/頭的激勵標準”兩個重要數字,分別指向能繁母牛、牛出欄數量等內容。他認為,這對肉牛(含牦牛)產業發展必定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希望全省養牛人用好此政策,助力四川肉牛業發展。
“本次出臺的政策,必將為我省家禽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特別是在扶優培強龍頭企業、品牌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意義重大。”《十條措施》出臺后,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楊朝武第一時間對政策進行了學習。他透露,將借助此次政策東風,加快謀劃舉辦四川省首屆雞文化節、與龍頭企業聯合成立土雞研究所,進一步提升我省特色家禽產業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畜牧企業作為畜牧產業發展的核心市場主體,對政策導向和支持力度有著最直接的感知。我省不同規模的畜牧企業代表均表示,《十條措施》的出臺為四川畜牧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讓行業上下倍感振奮、信心倍增。
鐵騎力士豬業事業部總裁崔喜忠表示,《十條措施》的出臺將有力推動企業在“生豬、蛋雞”產業鏈上持續深耕,助力“川字號”畜牧產業名片的加快打造。他還注意到,政策明確對養殖智能化、冷鏈物流、市場拓展等環節都將給予支持,這將有效打通產業鏈堵點,促進畜牧業上下游協同發展。
簡陽市格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美系種豬繁育、豬精研發與銷售的中小養殖企業。公司總經理陳守君注意到,《十條措施》明確了提高良種補貼和糞污處理設施補助標準,給予智慧牧場建設、設施裝備升級的專項支持,以及精準的金融扶持,直擊中小養殖企業痛點。“不少朋友都告訴我,將密切關注后續政策實施細則的出臺,希望能真正享受到這些利好政策,盡快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自身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的動能。”他說。
今年是萬源市百里坡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曉崗投身舊院黑雞養殖業的第18年,事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十條措施》里的“推行以不動產權證書附記養殖設施信息為融資增信的新模式”等內容引起他的重點關注。“希望這項政策可以盡快落地,幫助我們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融資壓力,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保障。”劉曉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