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在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減免稅收的政策基礎上,又出臺了《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減稅免稅管理辦法》。據了解,該辦法一方面能夠使減稅免稅的政策得到具體落實,另一方面,從減稅免稅的申請與受理、審查與審批、監督與管理、統計與核算、檔案管理和法律責任等環節,對減稅免稅的相關內容作了具體規定。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副局長蘇文權在談到減免稅政策時特別指出,為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北京市地稅局規定,所有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內注冊,并經北京市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時候,都可以享受三減三免的優惠政策。
據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企業所得稅管理處的崔彤陽介紹,企業所得稅的三減三免政策只有高新技術產業可以享受。三減三免具體說就是,企業從注冊之日起到第3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從第4年起到第6年,減半收取企業所得稅。屬于高新技術產業范疇的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是15%,這本身已經比其他行業的33%降低了一半多。
據了解,中關村科技園區實際上包含6個園區,具體包括海淀科技園區、昌平科技園區、豐臺科技園區、朝陽區電子城小區、亦莊經濟開發區一部分和德勝科技園區,共100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企業在上述6個園區注冊,并符合北京市科委根據國家科技部制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就可享受企業所得稅三減三免的政策。據悉,認定辦法具體規定了11大類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領域,分別是電子信息技術類、生物工程和新醫藥類、新材料及應用技術類、先進制造技術類、航空航天技術類、現代農業技術類、海洋工程技術類、核應用技術類和與上述10大領域配套的相關產業。據崔彤陽透露,目前北京市被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有1萬多家,其中,民營、私營的中小企業所占比重很大,減免企業所得稅對這些中小企業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使企業的資金寬松,能夠進行再投入。
在海淀科技園區注冊企業的羅先生告訴時訊記者,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創業,開始時啟動資金并不富裕,而享受到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后,頭幾年的壓力就會小很多,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機使資金運轉形成良性循環。
據悉,此次辦法的出臺打破了原來的減免稅審批工作模式,實現了一表多稅申請,即申請人只需提供一套表格和附送資料即可就同一減免稅事項同時申請若干個稅種減免稅,最大限度地避免納稅人多次往返稅務機關。據介紹,《辦法》還規定了統一的減免稅申請文書,即《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減稅免稅申請書》,將原有的近20種各類減免稅申請表格簡化為5種報告書,即《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減免稅報告書》(一)至(五),所有文書納稅人均可以向稅務機關免費索取或從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的網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