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禽類養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管理不善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呼吸道疾病是最常見的禽類疾病,不僅會影響禽類的健康生長與發育,還會導致疾病的廣泛傳播,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通過分析冬季禽類發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提出冬季禽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1 冬季禽類發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受環境與氣候因素的影響。當氣候發生明顯變化或者晝夜溫差較大時,很容易導致禽類出現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禽類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到刺激,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并且,禽類的生長環境較差也是誘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養殖場所如果通風條件較差,會導致禽類圈舍中出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氣,大量的有毒氣體難以及時排出,從而誘發禽類的呼吸道疾病。
(2)管理不當誘發禽類呼吸道疾病。在禽類的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難以保證養殖環境的干凈衛生,也沒有采取科學的消毒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經常因管理不當而導致禽類發生呼吸道疾病。同時,由于部分禽類養殖戶的專業技能水平較低,尚未正確認識到禽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導致禽類在冬季常常會發生呼吸道疾病。
2 冬季禽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1)環境控制。在禽類養殖的過程中,良好的環境是有效預防禽類發生呼吸道疾病、保證禽類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因此,在禽類的生長過程中,保證環境良好能夠有效地避免禽類呼吸道發生黏膜損傷,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呼吸道黏膜能夠有效清除禽類呼吸道出現的異物,所以一旦禽類的呼吸道黏膜發生損傷,禽類的保護屏障將受到損害。因此,禽類養殖戶應該合理控制禽類圈舍的溫度,并嚴格按照禽類的生長日期來對禽類圈舍進行合理調整。其中,保持禽類養殖圈舍內溫度的恒定對禽類的健康生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季到來之前,禽類養殖戶應該做好圈舍環境的清潔工作,保證圈舍的供暖,并做好圈舍的保溫工作。圈舍內部的溫度較高時,養殖人員需要及時采取通風降溫措施,圈舍內部的溫度較低時,養殖人員需要采取供暖升溫措施。同時,養殖人員還應該嚴格按照禽類自身的生長階段和禽類圈舍外部的溫度變化來進行科學通風,保證通風的有序性和緩慢性,從而促進禽類健康生長。
(2)建立科學的飼養與衛生制度。養殖場在禽類養殖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從帶有疫病傳染源的地區引入雛禽和種蛋,要適當選擇全進全出的禽類飼養制度。在禽類養殖的過程中,養殖人員還需要使用化學消毒劑對禽類圈舍進行全面消毒,應該盡量選擇一些殺菌性較強、刺激性較小和毒副作用較弱的消毒劑。同時,在冬季對禽類圈舍進行消毒時,需要將消毒液的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要全面做好禽類的飲水消毒工作,使用合理濃度的消毒藥物對禽類的飲水器和水桶等飼養器具進行消毒處理,從而有效避免禽類在冬季發生呼吸道疾病。
(3)強化疫苗接種工作。在禽類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過程中,養殖戶應該積極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針對禽類的支原體和大腸桿菌感染提前使用疫苗進行預防。一旦禽類發生霉菌感染,可以使用制霉菌素進行防治。一般情況下,雛禽使用制霉菌素的劑量為每日3~5mg,而成禽使用制霉菌素的劑量為每日15~20mg,將制霉菌素混合在飼料中,連續使用3~5日即可。針對不同禽類發生的呼吸道疾病,養殖戶還可以使用克霉唑藥物,或者在禽類的飲水當中加入適量的硫酸銅溶液進行預防,能夠有效避免禽類在冬季發生呼吸道疾病。
(4)藥物治療措施。為了能夠更好地治療禽類的呼吸道疾病,可使用茶堿類藥物和抗膽堿能藥物,這種類型的藥物能夠在一定情況下舒張禽類的支氣管,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養殖戶還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大環內酯藥物和四環素抗生素藥物,并根據實際情況來搭配一些適合治療禽類呼吸道疾病的中藥,如麻黃、石膏、杏仁、金銀花、連翹和野菊花等,按照合理的劑量進行配比,這樣就能夠更好地預防和治療禽類呼吸道疾病,并且能夠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擴散。
總之,在防治禽類呼吸道疾病的過程中,需要養殖工作人員做好相關的溫度管理和環境消毒,并根據禽類的實際病情選擇綜合性較強的防治措施,這樣能夠有效避免禽類疫病的大規模傳播,確保禽類的呼吸道疾病得到快速緩解,從而切實保證養殖戶自身的利益。
(宋澤明 貴州省甕安縣嵐關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