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4月30日公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7.03億元,同比增加1.96億元,增幅為0.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9億元,同比減虧17.09億元,減虧幅度為117.07%。
(一)飼料業務
2023年,生豬產能從高位緩慢去化、肉禽產能則處在向高位爬升中,總體在養量處于高位,帶來的飼料消費量略好于去年同期。同時原料行情下行為主,有助于飼料成本改善。但由于下游養殖環節盈利水平較差,也影響了飼料環節的盈利空間。在此背景下,公司繼續在原料采購、配方研發、精益生產、組織優化等方面做好工作,實現了飼料業務銷量穩中有增,利潤良性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2876萬噸,同比增長1%,外銷料銷量為2113萬噸,同比持平。其中,豬料銷量為1114萬噸,同比增長4%,外銷豬料銷量為593萬噸,同比增長1%;禽料銷量為1522萬噸,同比持平,外銷禽料銷量為1287萬噸,同比增長1%;水產料銷量為171萬噸,受普水料行情影響,銷量同比下降4%,但特水料銷量同比增長3%。飼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12.79億元,同比增長2.65%。
(二)生豬養殖與屠宰業務
2023年全年豬價持續承壓,生豬供應持續偏高,消費恢復低于預期,致使生豬價格在低于行業平均成本線的水平持續運行,全行業均承受了較大的虧損壓力。盡管行情持續低迷,但公司養豬業務通過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生產指標,在出欄量顯著提升的同時,養殖成本也明顯改善。
1、生產管理:2023年,公司在做好常態化重大生豬疫病防控與處置的同時,繼續緊抓各環節生產管理,持續優化、完善各環節生產作業流程,同時加強對一線單元的培訓賦能,并多次組織公司高管帶隊、多個中臺部門共同參與的一線單元綜合巡場,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公司在種豬環節重點關注后備豬管理與斷奶仔豬質量的提升,在育肥環節重點關注自育肥體系建設與自育肥場滿負荷,同時加強與飼料業務的聯動,抓住飼料原料價格下行的機會及時優化飼料配方。盡管年初和年末的重大生豬疫病仍然給生產成績帶來一定的擾動,但拉通全年來看,各方面生產指標和成本數據都處于持續優化的狀態,相比上年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提升。在2023年末,窩均斷奶數提高到10.8頭,較去年四季度增加0.4頭;PSY達到23.5頭,較去年四季度提高0.5頭;斷奶成本降至340元/頭左右,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60元/頭;育肥豬成活率達到90%,較去年四季度提高2.3個百分點;料肉比降至2.7,較去年四季度下降0.2;母豬轉固成本降至2700元/頭左右,較年初下降約2100元/頭。
2、種豬體系升級:公司過去的種豬體系以“金字塔”體系為主。從2023年中開始,鑒于近年來動物疫病頻發的行業現狀,公司也積極借鑒行業最佳實踐,加大力度建立了豬產業統一管理調配的回交豬生產和管理體系,逐步形成并持續完善了“金字塔+回交”雙種豬體系。公司建立了由豬BG統一管理的回交池,主要布局于受冬季生豬疫病影響的中南、西南等區域,可以實現回交斷奶苗和后備豬的“南豬北調”,增加生產種豬的供給能力和調節能力,提升公司在應對動物疫病和極端行情沖擊時的穩定性和經營調節的靈活性。3、數字化建設:公司在數字化、智能化養豬的道路上堅定推進,以試點豬場作為關鍵設備智能化和業務場景數據化的實驗站和測試場,同時注重結果產出的實用性和可復制推廣性,實現標準的迭代和落地實踐的探索。2023年,公司圍繞種豬、生物安全、營養、獸醫、物資、環保、工廠設備管理、人員管理等八個方面,以解決一線痛點、使用有效為宗旨,設立了28項研究課題,并有序推進。繼上年度計劃完成運營管理系統在父母代場線的推廣覆蓋后,公司在2023年繼續推動育肥環節的計劃運營管理系統上線;同時還陸續新開發或升級了仔豬流轉、育肥豬體重管理、料塔管理、物資管理、銷售計劃管理等模塊功能。在放養管理領域,公司以合同管理與結算管理為抓手,升級養戶管理系統。在健康管理領域,公司新開發的免疫管理系統在種豬和自育肥體系中開始同步推廣。在育種管理領域,公司完成了新品種培育系統的開發與后備引種系統的升級。4、組織優化:為了進一步加強豬產業的整體管理,精簡管理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公司于二季度在原有豬產業指揮部基礎上成立了豬產業事業群,負責公司養豬業務的日常經營管理,并對下轄各縱隊的管理體系做出了一系列優化調整。公司在事業群總部和縱隊層面,在疾控獸醫線路都成立了分別針對藍耳病、流行性腹瀉的專項防控隊伍;新設立風控線路,加強對經營過程風險的制度防范與監督檢查;加強生豬銷售線路的縱向垂直管理,實現全國銷售的優化統籌。在縱隊層面,將各個縱隊的放養管理線路統一升級成放養管理服務公司,加強縱隊層面對仔豬供應、養殖戶資源的統籌安排;統一單獨設立種植環保部,提高豬場蔬菜自給率,降低蔬菜外購入場頻次以及連帶的防疫風險。在戰區層面,為了加強自育肥能力建設,統一部署由戰區總經理兼任自育肥線路負責人,并在自育肥場加強專職獸醫配置。此外,公司還從過去兩年生產成績穩定領先、團隊基礎較好的中南縱隊抽調一批優秀干部,充實到事業群總部和受重大生豬疫病影響相對較多的華北縱隊、東北縱隊,復制和推廣優秀工作經驗,幫助提升重大生豬疫病防控與生產管理能力。5、屠宰分割:公司2023年繼續強化分割戰略,依托養宰聯動的優勢,提升盈利水平。在采購端,進一步加大內部豬源采購的匹配,全年內采率達到71%,同比提升約10個百分點;在生產端逐步提高分割量,分割量同比增長42%,分割占比超過50%;并在此基礎上根據餐飲、商超渠道的不同需求,在細分割產品基礎上做進一步的丁絲塊片加工處理,或定制化包裝。在市場端,針對細分割產品的主要消費場景,重點加大與如山姆、物美等直營商超渠道,以及餐飲重客的定制化合作。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仔豬166萬頭,肥豬1602萬頭,合計1768萬頭,同比增長21%;實現營業收入213.02億元(因涉及到向內部屠宰廠銷售產生抵減,與每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中的累計銷售收入相比較小),因平均豬價較低,營收同比降低4.89%。公司共屠宰生豬396萬頭,同比增長36%,實現營業收入70.58億元,同比增長為6.01%。
(三)白羽肉禽業務
2023年,由于宏觀政策調整導致供需錯配,國內白羽肉禽市場價格先漲后跌,波動劇烈。公司繼續對內堅持精益生產,持續提高各環節的生產效率,加強成本管控和產能調節;對外依托重要客戶渠道和優勢單品,并加大對電商、鮮銷鮮配等領域的投入,加強市場拓展,幫助公司在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雞苗、鴨苗54,657萬只,同比增長5%;銷售商品雞鴨38,903萬只,同比下降9%;屠宰毛雞、毛鴨65,359萬只,同比下降9%;銷售雞肉、鴨肉165萬噸,同比下降9%;實現營業收入194.15億元,同比增長12.67億元,增幅為6.98%。
(四)食品深加工業務
2023年,終端消費特別是餐飲行業有所恢復,同時生豬價格大部分時間處于低位,對食品深加工業務有積極影響。公司食品業務抓住機遇,繼續在產品、區域、渠道等方面發力,并繼續保持銷量、營收、利潤的共同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各類深加工肉制品和預制菜26.87萬噸,同比增長為6%;實現營業收入46.14億元,同比增長10.05%(如按照公司在重大戰略調整之前的食品業務口徑,由生豬屠宰加上深加工肉制品和預制菜,則營業收入合計為116.72億元,同比增長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