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正邦、傲農、天邦之后,又一養殖集團企業申請預重整。
01/
太突然!
安徽黃雞巨頭自請預重整
6月18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民法院發布公告,決定受理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安徽華衛集團食品有限公司、安徽華衛集團飼料有限公司、安徽華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未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安徽宣城市雙宏禽業專業合作社合并預重整一案。
資料顯示,安徽華衛集團成立于2000年,現有員工近1000人,“公司+農戶”訂單農戶600多戶,發展至今二十余年,已經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為一個涵蓋祖代種雞育種、父母代種雞擴繁、苗雞孵化、商品雞標準化養殖、飼料加工等領域的集團性企業、中國農業企業500強,旗下擁有禽業公司、飼料公司、生物公司等。
其中,集團禽業公司(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建有現代化種雞場5座,飼養存欄“皖江黃(麻)雞”祖代種雞5萬套、父母代種雞近60萬套,并配套建設大型苗雞孵化場1座,可年孵化1億羽商品代和父母代苗雞,是安徽省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三黃雞養殖基地。
對于此次預重整,網友們都表示“太突然了”。
那么,公司到底有多少債務呢?
據網上信息,集團擁有約13.7億的債務(包含金融機構借款、供應商欠款、養殖戶保證金),而致命傷卻在于現金流枯竭。據悉,其核心資產——8萬套皖南黃雞純系種雞每日消耗飼料費達18萬元,但2024年H1雞苗銷量卻同比暴跌67%。
此外,據天眼查消息,自2024年以來,集團所屬企業租賃和買賣合同糾紛有非常明顯的增加。
華衛扛不住了!根據法院公告,華衛集團是主動申請預重整的,這與去年天邦食品自請重整如出一轍,只不過天邦的重整之路一波三折,一再延期,至今也沒個結果。
若時間再往前推一推,當年正邦科技與傲農生物都通過重整迎來重生,那么此次華衛集團預重整是否也能順利進行呢?
02/
婚房當雞舍
創始人趙衛平的傳奇之路
說起趙衛平,也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他的創業史要從縣里的養雞培訓班開始講起。
趙衛平是宣州區向陽鎮向陽村農民,當時剛剛結婚的趙衛平家里很窮,1984年,趙衛平參加了在寧國舉辦的養雞培訓班,學到了養雞技術后便從親友家借了90元錢從培訓班買回了150只雞苗,從此進入家禽養殖業。
當時,趙衛平夫婦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這150只苗雞上,還把剛剛結婚的新房騰出來作雞舍,接著又自己動手用毛竹制成簡陋的料槽和飲水器,騎著自行車到寧國購回飼料和藥品,好不容易把雞養大了又要一擔擔的把成雞挑到市場上去賣。
在夫妻倆的努力下,1985年,趙衛平的家庭養殖場,已經擴展到了3000只的規模。1999年,經過15年的努力,趙衛平的養殖規模達到了50萬只,成為了遠近文明的養雞致富能人。
2000年,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民養雞致富,趙衛平把15年積攢的500萬拿了出來,又籌資300萬,征地22畝,籌建了華衛禽業育種有限公司(安徽華衛集團的前身),從此走上了帶動農民養雞致富的道路。
2002年4月,趙衛平又投資300萬元新建了一座種雞場,種雞飼養規模達到15萬套,并于2003年引資投入100多萬元建成安徽省宣城市第一家肉雞標準化養殖場,這項工程標志著“國家級標準化農產品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在宣城市的啟動。
至今,“華衛”已從公司創業之初時的單一種雞養殖發展成為覆蓋禽業、飼料、食品、有機肥全產業鏈式的經營模式。
翻看華衛集團公眾號,停更在了2024年,文章最后,希望華衛集團此次預重整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