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積食又名瘤胃阻塞、急性胃擴張,是反芻動物貪食大量富含粗纖維的飼料或采食過多的容易膨脹的干料(如豆類、麩皮、玉米等)而引起瘤胃體積增大,瘤胃壁擴張,瘤胃正常的消化和活動機能發生紊亂的一種疾病。如果采食后又給予大量飲水,就更容易發病。有的病牛則是因為畜體瘦弱、消化功能不強、采食大量飼料及飲水不足而發病的。
1 病因
貪食可口飼草,如在饑餓狀態下暴飲暴食,引起急性病。過度采食大量富含粗纖維的飼料和精料,造成瘤胃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長途運輸導致機體瘤胃蠕動和消化機能障礙,精神不振,促使該病發生,形成脫水和毒血癥。長期飲水不足和各種異食癖也可能引起發病。此外瘤胃遲緩、瓣胃阻塞和創傷性網胃炎等也可繼發瘤胃積食。
2 癥狀
家畜在采食數小時后發病,病牛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減少或停止,有時出現空嚼現象。鼻鏡干燥,無神呆立,四肢集于腹下,拱背搖尾,呻吟磨牙,或時起時臥,腹痛不安。視診可見腹圍膨大,左肷部更明顯,觸壓時感到像捏粉樣(如觸壓面粉袋子一樣)或硬固堅實。如果用拳頭壓迫后,常留有壓痕,恢復較慢。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病牛常做排糞、尿姿勢,但糞干色暗,有時排少量稀軟惡臭糞便,尿量減少。體溫一般正常。由于脹滿的瘤胃壓迫膈肌,引起呼吸困難。
3 預防治療
(1)預防。飼喂時要定時定量。在更換飼料或在家畜饑餓狀態下,要防止貪食和食后暴飲。對于粗硬或容易膨脹的飼料,應加工處理后再與其他飼料搭配飼喂。對于長途運輸后的家畜在到達目的地后不要立即飼喂,應先讓其活動2小時,飼喂時堅持少喂勤添的原則,先給一些易于消化的飼草,不宜大量飲水,待機體恢復正常后按日常飼養管理進行飼喂。
(2)治療。治療原則是排除瘤胃內容物,恢復前胃運動機能,興奮瘤胃蠕動,制止發酵,防止脫水與自體中毒,保護心臟功能。為增加瘤胃蠕動,在左肷部用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活動按摩,每次8~10分鐘,每次間隔半小時左右,每日按摩數次。10%高滲氯化鈉溶液200~250mL,一次靜脈注射。為制止胃內容物發酵,可用魚石脂軟膏10~20g、酒精50~100mL,一次灌服。為了排除瘤胃積滯的飼料,可采用腹瀉療法,用硫酸鈉(鎂)500~800g,加水1000~2000mL,一次灌服;使用潤滑性瀉藥石蠟油1000~1500mL,一次灌服。
(馬志強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