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羅氏沼蝦的營養需求研究(1)
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用于供給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最廉價的能源物質。飼料中的非蛋白質能源含量適當時,體內蛋白質不需作為能量代謝物而被消耗,有利于蝦體的生長。李愛杰等(2005)認為糖的需求量隨蝦體的增長而增多,由幼蝦期22%,育成前期26%,至育成中期增為30%。黃曉帆(2011)通過對羅氏沼蝦投喂含有不同蛋白質糖類配比的等能飼料以篩選出經濟高效的羅氏沼蝦高糖低蛋白飼料配方,研究表明蛋白質含量30.1% ,碳水化合物含量18.7%的飼料配方可以滿足羅氏沼蝦對生長、代謝以及免疫的需求。Gonzal ez-Pena等(2002a)發現羅氏沼蝦消化道中具有纖維素酶,能夠消化一定的纖維素,但纖維素水平過高會降低干物質和蛋白質的消化率,建議羅氏沼蝦飼料中等纖維素水平應控制在10%以下(Gonzal ez-Pena等,2002b)。
4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蝦體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營養素,自身基本不能合成,主要從飼料中攝入。目前,對羅氏沼蝦維生素需求的研究,主要是在維生素C方面的居多。劉永堅等(1998)研究表明,羅氏沼蝦飼料中維生素C多聚磷酸酯的適宜含量為111.9mg/kg,維生素C多聚磷酸酯可以在羅氏沼蝦體內轉化為維生素C,并能儲存在肝胰臟中。吳銳全等(2000)則認為羅氏沼蝦飼料中維生素C多聚磷酸酯的適宜添加量為200mg/kg,相當于50mg/kg的維生素C。而 Caval li等(2003)則建議在羅氏沼蝦親蝦飼料中至少應添加60mg/kg的維生素C和300mg/kg的維生素E。此外,王素芬等(2004)研究了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5在餌料中的不同含量對羅氏沼蝦生長的作用,研究表明餌料中維生素A、維生素B1和維生素B5的最佳添加量分別為60mg/Kg、60mg/kg和300mg/kg。
5 礦物質
礦質元素是甲殼動物外骨骼結構的必需成分,在滲透調節和pH調控中起關鍵作用,也是輔酶中的重要成分。鈣和磷都是羅氏沼蝦生長所必需,對鈣、磷的吸收能力與飼料中的鈣、磷含量呈明顯的正相關。羅氏沼蝦由于水中吸收鈣的能力較差,機體所需的鈣必需從飼料中獲得,這和對蝦不同,后者可從海水中吸收機體所需的鈣。王軍霞等(2004)認為針對羅氏沼蝦的淡水養殖特性,必須在飼料中增加一些作用明顯的礦質元素的劑量(如Ca、P等)。
鈣磷比對蝦成活率影響不顯著,但對蝦的增長率和增重率影響顯著。鈣磷比對平均日增長率和增重率的影響優劣順序依次為:1︰1,2︰1,3︰1,1︰2,1︰3,呈明顯的規律性變化;但隨鈣磷比的增大或減小,生長逐漸變慢。統計表明,鈣磷比為1︰1時獲得的增長率和增重率最高。飼料中的鈣磷含量對羅氏沼蝦體內的水分含量有著明顯的影響,鈣磷含量為1%時,羅氏沼蝦體內的水分為79.25%;2%時為77.7%;3%時為76.65%;4%時為76.10%??梢?,蝦體內水分含量隨飼料中鈣磷含量的增加而明顯降低。因此,為了養好羅氏沼蝦,必須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鈣和磷(程玉冰等,2011)。目前,對于羅氏沼蝦各種礦物質需要量的研究較少,因此,在配制飼料時可參考其他淡水蝦的礦物質需要量。
6 結語
作為我國重要的水產經濟蝦類,羅氏沼蝦肉質爽滑,營養價值較高,具有廣闊的需求市場以及發展潛力。目前對于羅氏沼蝦營養需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蛋白質、脂類等方面,而對維生素、礦質元素等微量元素的研究較少。因此,對于羅氏沼蝦營養學方面,今后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①確定羅氏沼蝦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及營養需求以及動、植物蛋白源代替魚粉的研究;②維生素和礦質元素營養需求量的研究;③加強在分子水平上對羅氏沼蝦營養物質的生理作用、代謝過程及相互關系的研究,為其飼料配方提供更為科學和精確的依據。
(區淑青、苗玉濤 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