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湖北現代畜牧業發展跨入新階段,實現產業增效和生產方式大轉變。規模化飼養突飛猛進,使全省養殖比率獲得了快速提升。規模化養殖比例幾乎以每年10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遞增,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畜牧大縣建設成效顯著。
湖北的生豬產業獲得了穩步的發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出欄生豬接近4000萬頭,基本實現了農村人口人平一頭豬的目標,比2007年增長23.64%;蛋禽產業跨越式發展,禽蛋產量達到137萬噸,比2007年末增長24.22%;肉禽產業實現突破性增長,禽肉產量64.30萬噸,比2007年增長26.82 %;牛、羊出欄分別為126萬頭和501萬只,比2007年分別增長15.34%、16.33%。5年來,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一是畜牧業成為千億元的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更加突出,在一、二產業44個行業中產值居第四位。二是畜牧業在大農業中畜牧業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特別是生豬產值達到789.75億元,在全省所有大宗農產品中產值排名第一。三是鮮蛋產量在全國保持領軍地位,生豬出欄由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四是蜂產品出口保持連續11年全國第一,供港禽蛋長期占據“半壁江山”。五是全省畜牧業創業熱情高漲,大量返鄉農民工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畜牧業,據初步統計,目前湖北省有1000萬左右的農民從事畜牧業。近年來,畜牧業匯集各類社會資本達200億元以上,有100萬以上的農戶靠從事畜禽養殖實現了增收致富。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國家生豬調出大縣11個,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總數達到44個,全省幾乎有半數的市縣獲得了調出大縣獎勵,大縣獎勵資金達2.256億元,比去年增加8108萬元,增幅達56.1%。單個縣資金扶持力度也較去年有大幅增長。湖北省副省長趙斌對此作出批示:“近年全省養殖業得到長足發展,一年新增調出大縣11個,規模化養殖作了重要貢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