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禽食品消費的高漲,畜禽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近20年來,商品蛋雞發展特別快,蛋雞養殖已經走向規模化,采用科學飼養方法進行蛋雞生產已經被廣大的養殖場和養殖戶所接受,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養雞方式從地面平養發展到籠養階段后,最近3年來,蛋雞在開產初期一段時間內,出現一種以癱瘓、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給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蛋雞“癱瘓” 主要發生在出產期,一是維生素D缺乏或鈣磷比例不當引起的籠養蛋雞疲勞癥。二是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蜷趾麻痹癥。但這兩個都不是主因,主要原因是是大腸桿菌感染。
對癱瘓病死雞剖檢觀察發現,主要病變在直腸下段和泄殖腔以及輸卵管陰道部。輸卵管陰道部發炎,黏膜水腫,當蛋運行到發炎部位,該處變得收宿無力,致使蛋宿留而不能排下,宿留蛋壓迫神經造成后肢麻痹,特別是當雞產第1枚蛋時,要用上全身之力,如蛋不能順利產出,蛋宿留部位長時間壓迫和細菌的大量繁殖而致周圍組織壞死,迫使雞長時間蹲伏在地,引起腿部神經麻痹,全身癥狀加重,病雞很快死亡。如果能及時隔離進行人工助產,病雞癥狀很快緩和,半日后即可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初產期癱瘓是由輸卵管陰道部蛋宿留所致;而蛋宿留是由輸卵管陰道部發炎腫脹,引起管腔狹窄,收宿無力所致;而陰道部發炎則由泄殖腔炎的上行性感染所導致;泄殖腔炎是由大腸桿菌病的癥候群之一造成。
初產蛋雞“癱瘓” 防治
抗菌消炎。采用河南旭隆泰舒+菌奧克。進行飲水或拌料,藥物劑量前4 d稍高于治療量,后4 d維持量稍高于預防量,保證藥物達泄殖腔部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清腸止瀉用1%白礬飲水,對致病性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加強發病雞群的管理。對于已發生“初產母雞癱瘓癥”的雞群最重要的是要密切注意觀察雞群,一旦發現病雞要及時將其從大群隔開,實行人工助產。并供給飲水和飼料,在大群飼料中加復合維生素B。可取得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