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產業是延安重要綠色經濟組成部分。2009年全年實現畜牧業產值9.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16%,農民人均牧業收入400元。但目前,延安畜牧業整體發展緩慢,缺少龍頭企業。因此真正要做大做強延安畜牧產業鏈,走產業化是必然之路。
發展基地,壯大規模
基地建設是產業化建設的基礎,實施草畜產業化,沒有產業基地,很難發展龍頭,即使建了龍頭,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按照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思路,必須大力扶持草畜大戶,發展“1村1品”,加快基地建設。
扶持企業,培育龍頭
眾所周知,實施草畜產業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新形勢下發展草畜產業的必由之路。發展草畜產業化經營,關鍵是龍頭,龍頭是實現產業化的核心,決定著一個地域產業的發展水平。延安市草畜產業化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龍頭企業,沒有龍頭,就不能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就形不成規模,就培育不出名牌,畜產品的出售、加工、包裝靠群眾自己想辦法,無組織、無規程、無標準,盲目性大,產業發展很難走出低級原始階段。要培育龍頭,從延安實際來看,(1)發展“公司+協會”、“公司+農戶”的模式,著力培育和扶持一批草畜產業化經營公司,走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路子。(2)創造條件,招商引資。自己辦龍頭有困難的,可以擬定重點項目,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讓別人來辦企業,建龍頭,促進當地畜牧產業發展。這2年延安市引進了一些項目,有的剛剛開始營運,有的正在籌建之中,這些項目建成后,必將促進產業化建設。要進一步解決思想,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3)對草畜加工企業進行調研,掌握延安市草畜加工總體形勢,對有培養前途,有望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全方位予以扶持,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4)發展各類養殖協會組織,市、縣區業務部門要積極引導養殖戶成立協會,擴大交流與合作,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對養殖協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畜牧部門要盡力幫助和解決,對促進當地畜牧產業發展的養殖協會,應予以表彰獎勵。
打造品牌,開拓市場
從延安市畜牧業現狀來看,豬、雞目前還不具備外向競爭的條件,應以滿足本市“菜籃子”供應為主,穩定發展,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增加養殖效益。要把發展重點放在養羊、養牛上面來,牛羊肉市場比豬雞好得多,牛羊又是食草家畜,適合延安市資源優勢的開發。(1)要在畜產品加工上下功夫,延安市的畜產品加工剛剛起步,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都比較低,應大膽引進先進的畜產品加工技術和人才,開發和研制新產品,要通過加工增值,打造名優品牌,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要用系列產品占領不同層次的市場,鞏固現有市場,開拓新市場。(2)建立畜產品市場體系,本著合理布點和先建先扶的原則,逐步建立市級畜產品中心市場和縣區專業批發市場、活畜交易市場。把信息網絡建設作為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使各類市場與國內外大中型市場逐步對接,與龍頭企業,與中介服務組織,與畜產營銷大戶聯網,及時收集,發布市場信息,分析并服務于生產與銷售,促進產、加、銷一條龍產業化模式的形成。大力發展畜產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