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圣菲省農業糧食秘書長Jorge Torelli對阿根廷媒體指出,中國人均收入的增加大幅改善了人民的消費力,而這也將會讓人民的飲食消費獲得改善,低收入群眾一旦開始提升消費力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改善飲食消費,而在中國來說,這就意味著能增加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
目前中國動物性蛋白質的人均年攝取量是90公斤,基本上以魚肉為主,其次則是豬肉。相反地,阿根廷人均動物性蛋白質的年攝取量為115公斤,其中以雞肉和牛肉為主要來源。
由于中國有14億人口,因此中國對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來源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政策,特別是在60年代曾經因為發生大饑荒而導致數千萬人死亡之后。Torelli指出:中國對于糧食安全政策提出15年到20年的計劃,因此有計劃在阿根廷建立養豬場。拉丁美洲是少數幾個可以提供大量生產動物飼料谷物的地區,因此中國政府正在與阿根廷政府協商,希望能在阿根廷建立12個養豬場,養殖12000只母豬,建立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包括飼料谷物種植、屠宰加工等,8年的時間預計投資u$35億美元,能夠直接創造超過一萬個工作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