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生豬生產形勢
1.1 生豬產能持續恢復
據監測,截至6月末,河南省全省規模豬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分別比2019年8月末增長44.8%和41.7%(圖1),月均增幅分別達4.01%和2.70%(圖2),已連續10個月實現雙回升,比全國提前2個月。

如圖3所示,2020年以來,河南省豬糧比價從1月22日的最高峰18.6:1逐步下降到5月20日的最低谷12.4:1;5月下旬以來,活豬價格持續上漲,7月8日豬糧比價回升到16.29:1,出欄1頭育肥豬可盈利2500元左右。

據行業統計,今年1—6月,全省生豬商品飼料產量280萬t,同比增長22.1%,其中母豬飼料同比增長94.5%,仔豬飼料同比增長32.9%。據河南省銀保監局統計,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機構生豬養殖貸款余額206億元,比年初增加43.3億元、增長26.6%,高于全省各項貸款增速17.4個百分點;貸款戶數3.37萬戶,比年初增加0.4萬戶、增長3.2%。
1.4 活豬外調量增加
截止6月30日,河南省外調活豬及豬肉折合生豬662.2萬頭,其中活豬外調量326萬頭,居全國前列,主要調往廣東、江蘇、湖北、上海、安徽、山東等省,因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河南省活豬外調少、豬肉外調多,2020年河南省活豬外調量同比增長9倍以上。
1.5 散戶生豬養殖緩慢恢復
據監測,6月末全省360個監測村養豬戶數3659個,較2019年12月末下降4.51%,生豬存欄24.06萬頭,環比增長1.85%,較2019年12月末增長3.4%,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82萬頭,環比增長0.58%,較2019年12月末下降0.06%。
1.6 出欄體重增大
由于豬價持續處于高位,部分養豬企業生豬出欄體重超過130kg。根據對河南省7家屠宰企業的調查,上半年生豬屠宰體重超過140kg占比達40%,屠宰生豬體重高點甚至達170kg以上;據對河南省規模養殖企業與散戶的跟蹤調查,上半年生豬出欄體重大部分時間都在140~150kg,超大豬出欄甚至達到200kg,據此測算目前出欄2頭豬相當于過去的3頭左右。
1.7 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截止6月底,河南省152個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生豬養殖重大項目已經動工115個,完成投資67億元。預計年底前可完成130個,新增存欄超過700萬頭。
1.8 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為重點,規模場智能化環境控制、自動化精準飼喂、機械化糞污處理等技術裝備不斷得到應用推廣。以牧原為代表的大型養殖企業將大數據、5G、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到養豬生產各環節,推進養豬業不斷向智能化轉型升級。尤其是牧原集團自主研發出29大類、100余種智能化機器裝備應用于生豬養殖的全鏈條生產監控,探索出“防臭氣、防非瘟、防疫病”的“三防智能豬舍”和集飼料加工、種豬繁育、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綜合體養殖模式,推動養豬生產從工業化、自動化向智能化、無人化轉型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2 河南省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主要措施
河南省是生豬養殖和調出大省,生豬飼養量約占全國的1/10,擁有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58個,是全國重要的生豬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穩產保供工作。2020年以來,河南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印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豫政辦〔2019〕20號),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豫政辦〔2019〕52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豫農文〔2020〕194號)等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完成國務院下達的恢復生豬生產目標任務,河南省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18個省轄市和10個直管縣市,各省轄市又將目標任務及時分解落實到所轄縣區市,實行目標管理,切實壓實地方責任。同時強化監督考核,將生豬穩產保供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及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米袋子”“菜籃子”等3項考核范圍。
為全力推進恢復生豬生產和穩產保供,河南省成立了恢復生豬生產協調辦公室,明確部門職責,建立穩產保供工作專班機制,定期會商研究有關問題,督促指導和調度各地落實政策措施及生產恢復情況;組織開展生豬養殖大縣非洲豬瘟防控和恢復生豬生產督導,開展非洲豬瘟防控與復養技術、生豬生產扶持政策解讀等培訓,指導養殖場戶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護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堅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帶小,通過“公司+農戶”、合同代養、技術托管、百畝地千頭線等方式擴大養殖規模。如正大、正邦、溫氏等龍頭企業已在洛陽發展合作農戶112個,建設存欄600頭標準化豬舍189棟,年出欄生豬超過20萬頭;寶豐康龍2020年在平頂山建設“千頭線”74條,可增加產能7.4萬頭。同時,強化宣傳引導,借助權威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河南省生豬穩產保供政策措施信息,大力宣傳基層和養殖場戶生豬生產恢復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恢復生豬生產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此外,認真落實規模豬場新建改擴建、生豬調出大縣資金、非洲豬瘟強制撲殺、生豬保險、貸款貼息、養殖用地、環評和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抵押貸款試點、運輸通行等政策,加大生豬良種補貼力度,積極出臺地方性扶持政策,狠抓重大項目建設,搞好豬肉儲備投放。
3 生豬穩產保供形勢依然嚴峻
3.1 生豬產能恢復仍存在多重阻力
非洲豬瘟疫情風險依然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不少地方養殖用地特別是中小養殖場戶用地落實困難較大。
3.2 生豬養殖成本大幅提升
目前7kg斷奶仔豬銷售價格約1700元/頭,飼養成本按1500元/頭計算,500頭規模豬場共需160萬元,生豬養殖成本明顯上升。
3.3 三元母豬占比較大
據調查,牧原、新希望、正邦集團、禾豐牧業、正大集團、新大牧業、民正牧業等大型養殖場自留三元母豬較多,三元留種母豬數占到能繁母豬存欄30%~60%,中小規模場自繁自養場受資金限制補充母豬多是自留三元為主,占比達到50%~70%。目前據測算河南省三元母豬存欄量占總存欄量的比例近50%,拉低了母豬群體生產水平。
3.4 出欄量不足,生豬價格持續上漲
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共出欄生豬1980.7萬頭,同比下降29.2%。5月下旬以來,河南省與全國一樣,生豬和豬肉價格回升較快,7月8日全省活豬和豬肉均價分別為36.48元/kg、53.21元/kg,分別較5月20日最低點的26.49元/kg、45.77元/kg上漲了37.7%、6.3%。據行業和專家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價格仍將高位波動,生豬穩產保供壓力依然很大。
3.5 各地產能恢復進度差異較大
據監測,截止6月底,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已有11個省轄市生豬存欄達到了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三門峽、商丘、洛陽、開封、周口、鶴壁等6個省轄市的生豬產能恢復進度已經超過2017年的水平;還有7個省轄市恢復進程較慢,其中低于60%的省轄市有4個,焦作恢復50.7%,鄭州恢復46.7%。
3.6 工作落實不夠細致
重大項目首席服務官制度落實不到位,直聯直報系統審核把關不夠,部分規模養殖場戶擔心土地、環保、防疫等方面因素影響,未能納入直聯直報系統,影響全市和全省數據質量。
4 未來發展舉措
4.1 千方百計抓好生豬生產
一是對照目標任務找差距,確保年底順利完成目標任務。二是強化監測預警,完善生豬生產調度機制,將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實行活豬、豬肉價格日報告、銷售情況周報告、全省近2萬家規模場和360個監測村生產情況月報告制度,從養殖、屠宰、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開展監測,重點關注直聯直報系統數據上報和小散戶生產情況。三是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加快推進金融保險、質抵押試點、養殖用地等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要落實好貸款貼息、新建改擴建、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種豬進口等扶持政策。四是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五是搞好技術服務。同時,既要預防自然災害發生,又要加強規模養殖場安全生產管理,確保系統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4.2 實施好各項財政扶持項目
包括實施好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場項目、生豬良種補貼項目,以及加快推進進口種豬補貼項目。
4.3 加強行業隊伍建設
要堅持一手抓業務工作,一手抓政治理論學習,在提高服務畜牧業發展能力和水平的同時,持續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為全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