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進口水產品的商家都知道,除了一般的單證以外,還有幾樣東西缺一不可:出口國官方衛生證書、動植物檢疫許可證(對于部分水產品),和原產地證書。因為這是《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明文規定的:

但現在海關不要求提供原產地證書了。短短的一句話,反映出幾層重要意義:
第一,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一直在行動。
這個原產地證書,別看只是一張紙,但對于進口貿易來說,就是成本。特別是如果發生異常情況,這張紙就更成了企業的沉重包袱。
減單證是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一個重要的措施。報關申報之前的準備時間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單證準備,準備通關環節所需的各類單證。準備單證就要耗費一定的時間、耗費一定的費用,增加企業的成本和時間。只有把這些單證減少,企業的時間才能壓縮,成本才能降低。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貿易便利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強調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李克強總理明確指示,要求進一步研究減少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2018年10月,國務院印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國發〔2018〕37號),提出20條措施。近年來,海關總署推動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通關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2018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布《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跨境貿易得分從69.91提高到82.59,排名從第97位提升至65位,躍升32位,成為營商環境改善最為顯著的經濟體。
第二,進口水產品貿易要更加便利、貿易量要繼續增長。
雖然海關總署此次不是專門就進口水產品發布公告,但可以肯定的是:官方在非常清晰地傳遞信息:水產品可以進口、繼續進口、擴大進口。進口水產品“不能吃”、“要禁止進口”的論調,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