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薄遼省已制定了蝦苗生產的目標,即2020年建成高科技水產種苗生產區,2020年和2025年蝦苗產量分別達320至350億和400至450億尾左右,滿足本省蝦類養殖需求并供給周邊省份;2020年和2025年合格蝦苗產量分別達到60%和90%。
對于商品蝦養殖,至2025年蝦類養殖場地的面積達14.79萬公頃;其產量為24.9萬噸;在蝦類養殖中應用高科技的養殖戶、公司和企業比例超過30%;養殖場地的面積3890公頃、應用高科技的水產養殖區有9個;達到越南良好農業操作規范(VietGAP)、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lobalGAP)、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水產養殖標準的企業、公司、養殖戶比例超過30%。
對于蝦類加工,2020年和2025年蝦類加工產量分別達9.83萬噸和12萬噸;2020年和2025年應用高科技的蝦類產品比例分別達20%和30%以上;2020年和2025年蝦類出口總產量達7.3萬噸和9萬噸,并占全省水產加工總產量的90%以上。
2020年,高科技加工蝦類產品一律要獲得越南農林水產質量管理局認可、國際標準和每個出口市場的食品安全認證。2025年將提高加工能力,將每年加工效率達到16萬噸并在全國蝦類加工技術中位居前列。
將薄遼省建成全國蝦類工業中心的投資總額預計達3萬億越盾;其中,2020年和2025年投資金額分別為4500億越盾和2.557萬億越盾,分別占總投資總額的15%和85%。對于能夠呼吁投資的項目,中央預算資金占49.29%、地方預算資金占16.49%、自籌資金及各家企業、組織和農戶合資資金占34.22%。
薄遼省委副書記、人民委員會主席楊成忠表示,為了把薄遼省建成為全國蝦類工業中心,本省將著力確保資金來源、資金結構以及從中央到地方、國內乃至外國直接投資或間接通過世行、亞行的援助開展計劃籌集資金的能力。尤其是,本省著力籌集外國投資基金。
本省著力開展投資促進活動并提升省級競爭力指數,尤其是市場準入、土地接近、透明度、時間費用、活躍性、企業協助服務等基本指數,旨在吸引投資者對本省投資興業;在當地、本地區乃全國范圍內舉行投資促進會議。
與此同時,薄遼省保持并擴大對日本、美國、歐盟、中國、韓國等傳統市場的出口,力推對其他國家的出口,特別是亞洲、東歐、非洲、南美等具有潛力的市場。此外,還繼續在世界蝦類市場的價格與產品種類、需求與銷售趨勢、市場變動及產品質量要求等方面創建和發展預測能力,旨在及時給企業和生產商提供參考。
另一方面,本省研究實現從向進口商出口轉入直接出口到分配系統和連鎖超市的途徑;鼓勵、協助企業注冊產品品牌,推介產品,并將之與建立和推介薄遼蝦類品牌相結合。
不僅如此,薄遼省還專注于培訓優質人力資源,諸如:資深專家隊伍,水產業的優質管理人員以及從事蝦苗生產、商品蝦養殖、水產加工等高科技蝦類產業的工作人員;其中,優先開展水產養殖及市場預測與促進的人力資源的培訓。
對于普通勞動力,本省通過從事農用物資生產、水產養殖和水產加工的當地公司、企業,本省將技術職業培訓中的惠農與高科技轉移相結合。
本省也吸引有經濟管理和市場知識豐富的優質人力資源,以有效促進生產;研究篩選方式,給予適當優惠,旨在吸引從事水產養殖、加工與出口業務的優質研究人員、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