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頭均出欄量小幅增加、出售價格下滑
今年上半年生豬頭均主產品產量:小規模136.80公斤,中規模138.15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2.56%、2.18%。每50公斤平均出售價格:小規模1290.00元,中規模1312.57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4.65%、17.06%。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上半年規模生豬出欄價格的持續低迷,養殖戶持“再等等再看看”的觀望心理,部分養殖戶壓欄待售,延長了飼養天數,使生豬出欄重量有所增加;二是受近兩年生豬收益可觀的影響,養殖戶對仔豬補欄量相對增加,生豬產能的顯著恢復,加大了生豬出欄量,再疊加“非洲豬瘟”的影響,更是加速了上半年生豬頭均出欄量;三是由于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急于出欄,市場上出現拋售現象,致使生豬價格整體呈現下跌走勢。
飼養成本漲幅較大
今年上半年規模生豬總成本:小規模:3235.55元,中規模:3190.6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7.33%、10.43%;物質與服務費用:小規模3099.05元,中規模3096.63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8.40%、10.93%。其中,仔畜進價:小規模1953.60元,中規模1920.57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18%、1.50%;精飼料費:小規模1066.75元,中規模1067.06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28.68%、29.43%;醫療防疫費:小規模41.60元,中規模41.85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89.95%、94.65%;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仔豬市場供需失衡,為了預防瘟疫的擴散,部分養殖戶不會冒險從市場購買仔豬,成交量相對減少,造成仔豬“有價無市”現象;二是今年以來受玉米、豆粕價格持續上漲影響,精飼料價格大幅上漲,使精飼料費明顯增加;三是去冬今春的“非洲豬瘟”,具有預防難、潛伏期長等特點,整個養殖周期基本做到全程防疫,使醫療防疫費用與去年相比翻倍增加。
養殖收益減少
生豬頭均凈利潤:小規模306.59元,中規模448.55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71.34%、68.01%。主要原因是生豬價格疲軟低迷,半年價格走勢已近腰斬,飼料價格穩定上漲,又時刻面臨長期的疫情防控,衛生預防費用相應增加,對養殖戶來說無疑雪上加霜,養殖收益的大幅度減少。
通過調查,禹城市發展改革局也對2021年下半年生豬價格進行了預測,上半年生豬存欄量恢復到正常水平,但6月份受部分生豬養殖企業沖半年報業績影響,大量出欄生豬,使生豬市場供大于求,創下今年以來最低價格,雖然近期生豬價格出現短暫的回升,但短期內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較小,預計下半年生豬價格將呈現穩中上漲態勢,生豬價格將會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
禹城市發展改革局針對調查監測中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是加強高致病禽流感防控工作。對規模養豬大戶的免疫情況實施跟蹤服務,督促養殖戶及時采取免疫和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建議相關部門聯合出臺防控應急指揮系統,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的發生和蔓延,保證生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
二是提前做好穩定生豬價格的工作。從上半年生豬養殖情況的現狀來看,飼料成本的提高、醫療防疫費用的增加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各項因素,促使生豬養殖進入高成本、低利潤的時期,建議相關部門提前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尤其避免中小規模、散戶在價格低谷期間的迅速收縮養殖規模,造成生豬養殖數量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應適度推廣“保險+銀行”的規避風險業務的開展。
三是進一步加大生豬扶持力度。政府運用“大數據”信息分析市場情況的手段,“適度”推進調整生豬規模養殖,進一步完善生豬價格調控有效機制,確保生豬市場供需關系平衡,使生豬生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