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8周,養豬盈利頭均下挫超3500元,豬價跌破“地板線”!真正的考驗在明年?
據豬價行情數據分析,今年以來,國內生豬價格受市場二次育肥以及生豬順勢出欄增多,疊加,國內市場進入周期性豬肉消費的淡季,市場豬價跌勢不止!據發改委消息了解,自5月第三周生豬出欄頭均虧損132.7元,國內養豬盈利開啟了連虧的步伐,截止到9月第三周,國內養豬連虧18周,養豬頭均盈利降至-715.8元!
而將時間線拉長,不難發現,2019年10月第五周,國內生豬養殖按照豬料比價測算,生豬頭均出欄盈利達到了歷史性的巔峰,養殖戶頭均出欄盈利2841.3元,短短近2年的時間,對于養殖戶來說,養豬頭均盈利下挫達到了3556.8元,養豬盈利崩塌,頭均利潤縮水超3500元,這真是“風來了,豬能飛上天;風停了,就剩下了一地豬毛!”
如今,9月進入下旬,中秋過后,市場豬價頹勢凸顯,其中,國內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跌至6.06元/斤,豬價即將跌破6元/斤,按照目前養豬成本測算,豬價早已跌破了“地板線”,養殖戶期盼豬價上漲的情緒高漲!
明年3―5月份才能見底
生豬現貨市場9月以來下跌有所加速,整體價格創出年內新低,全行業陷入集體虧損的狀態。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表示,目前市場心態較為悲觀,7―8月份的旺季現貨基本沒有反彈,證明即便肥豬體重減輕以及消費明顯恢復,依舊難以提振豬價,當前散養戶不再壓欄,而大集團未來的出欄計劃也有明顯增加,供需邊際持續轉差的格局預計將一直持續至年底,變量在于年底的消費恢復情況以及收儲的執行力度。
事實上,現階段生豬現貨供應依然充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豬肉產量1346萬噸,較歷史同期水平高20%以上,供應恢復效果超預期。“按照能繁母豬產能數據推算,下半年出欄量較上半年進一步增加,因此下半年的供應將繼續過剩,價格繼續處于成本線之下運行。從周期的角度來看,目前處于周期中的下行階段,從時間的跨度來看,價格至少要在2022年的3―5月份才能見底,這已經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首席分析師周小球表示。
在周小球看來,在看不到能繁母豬產能明確大幅度拐頭向下以前,市場上的利空就沒有消化完畢,繼續維持看空豬價的判斷。“從季節性來看,國慶節后生豬現貨價格一般還有一輪下跌,然后橫盤振蕩至11月下旬開啟翹尾行情。不過,隨著收儲的日益臨近,現貨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預計以企穩為主。我們認為現貨價格真正的考驗在2022年3―5月份,這是一年當中消費最淡的季節,價格可能會迫使所有的參與者削減供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