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豬價格一改之前頹勢,開啟連漲模式,今日豬價更是出現了大面積“飄紅”的情況。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為12.46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12元/公斤,局部地區更是一夜上漲近4毛錢。
另一方面,受俄烏沖突有望緩解,南美大豆上市步伐加快,進口大豆拍賣消息落地等系列因素影響,豆粕價格于近日出現明顯松動。據文華財經,3月30日,豆粕現貨成交均價為4772.5元/噸,較上日下跌138.83元/噸,已連續第4日下跌,突破近4周新低。養豬人士紛紛期待飼料就此降價。
數據顯示,今日29個省市豬價出現上漲,除上海和海南下跌之外,其他省市豬價漲勢強勁,不光上漲的范圍大幅增加,上漲的力度也是可圈可點的。
最大日漲幅達0.39元/公斤,大部分地區日漲幅也均在1毛以上。
(圖源:豬好多網)
南北豬價一片飛揚的場景,也讓養豬戶們對陽春四月的豬價多了一些期待。
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30日全國主要油廠43%蛋白豆粕成交均價已經降至約4770元/噸,連一向價格偏高的河南周口地區豆粕報價已經降至4980元/噸。
而據3月31日相關的豆粕報價數據顯示,今日繼續延續下行的走勢,跌幅在50-140元/噸不等,其中華北及華東地區貿易商豆粕普遍跌至4600元/噸,而油廠報價在4700元/噸左右;東北地區貿易商報價在4750-4800元/噸。
降幅最明顯的是華南地區,已經有貿易商報出4480元/噸的現貨價格,如此大的跌幅與前期的漲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源:文華財經)
不過,需警惕的是,近期國內的新冠疫情仍是比較嚴峻,封路禁行或只是一瞬間后的事情,如果交通管制及停工等原因導致到港的大豆不能及時卸貨,拋儲的進口大豆就算成交火爆出庫運輸也需要時間并運輸至油廠用于壓榨。
在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及豆粕庫存均處于近年較低位置的情況下,養殖場的生豬及家禽仍有持續的需求,疫情引發可能存在的司機短缺、找車難等不可控因素仍使局部地區的豆粕價格存在較大的上漲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豬價上漲是從河南牧原減少出欄引起,河南豬價當天上漲2.3毛錢,帶起了漲價節奏。華東地區疫情發展出乎預料,特別是上海疫情,經銷商從河南,安徽,江蘇屠宰場加大訂貨,帶動了需求。
一增一減,豬價肉價雙雙上漲,并且向整個北方蔓延,分析這些原因,需求并沒有真正起來,供應并沒有真正減少,豬價上漲缺乏基礎,囤貨過后需求下降,4月份初的豬價不容樂觀。
“當前,全國生豬生產和供給充足,但需求收縮,階段性過剩較為明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預計,自3月份起,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淘汰力度可能加大,今年6月份以后,商品豬供給過剩局面有望緩解,豬肉供需將會轉向基本平衡,豬價將會出現季節性回升。
自2003年6月份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波動經歷了4個完整周期。這4個完整周期持續時間分別是36個月、36個月、59個月和49個月,每個完整周期包括上升階段、下跌階段。目前正運行的第5輪周期,自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底處于長達27個月的上升通道,自2020年9月至今累計19個月處于下跌通道,總計已歷時46個月,時間跨度和上輪周期已經比較接近。
這預示著,下跌可能已進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