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市豬企需要通過賣房回籠資金維穩時,你是身感興奮還是更加悲觀?
豬價走到現在這一步,你認為還可以撐多久才會迎來轉機?
投遞簡歷沒有回音的日子,難道自己就要這樣得過且過地熬著嗎?
4月7日,正虹科技公布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正虹科技雖然實現生豬銷量同比大增239.36%,但凈利潤卻由盈轉虧,虧損達2.24億元。
業務虧損部分主要由牲豬銷售和禽類銷售構成,這兩者2021年分別虧損4205.1萬元、93.22萬元。
其實算上飼料銷售盈利(7445.63萬元)和飼料原料銷售盈利(698.55萬元),在筆者看來,正虹遠沒有到賣房“盤活資產”的地步。可為什么財報上會顯示它巨虧超2億?
要知道對比過去10年,正虹盈利最多也不過5576萬元,去年一年的損失簡直讓它10年白干(10年凈利潤沒了)!
縱觀年報,正虹的管理費用最高,集團職工1243人,均攤下來,人均管理費一年超6萬元,也就是說管理一個職工一個月就花費超5000元。這難道是公司的人均工資嗎?
也許筆者的數據分析有所疏漏,縱覽年報,正虹確實需要好好降本增效了。營業總成本偏高,為回籠資金運營公司,它在2021年公告中提出要出售16套房產。
若全部處置完畢,預計將獲得處置收益約3000萬元。相比2億賬虧,還僅是杯水車薪。
看到正虹這么努力搞錢,筆者不禁聯系到牧原:
(4月7日,牧原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秦英林今年2月減持部分可轉債,構成短線交易,已將收益金額8688.81萬元全數上繳公司。)(推薦:牧原已無對手,卻卡在現金流,秦英林“炒股”補貼公司超8600萬凈利潤)
……董事長“激情炒股”都比正虹苦哈哈辛苦經營一年外加賣房盈利多……這是該笑還是該哭呢?
難怪外界認為即便今年牧原已經虧損,甚至一季度預虧超50億,但這輪豬周期后,它還是最大的贏家。
無他,血條夠厚!
近日,東北證券發布研報稱,養豬布局進入非理性階段,建議獲利了結。同時,研報指出,豬周期今年不可能出現反轉,明年反轉概率也偏低。(推薦:上市豬企3月收入大幅下降!豬肉股集體下跌!券商:今年不可能反轉,建議獲利了結)
一方面機構看空,另一面豬肉消費的確在弱化:從正常年份的5500萬噸,銳減至4500萬噸,這中間1000萬噸的消費缺口由禽肉、牛羊肉補足,且禽肉、牛羊肉未來繼續維持增長趨勢。
相比看熱鬧一樣期待巨頭越賣越虧,散戶更需要反思今后的道路,畢竟根據豬企披露的后備母豬數,它們的產能彈性大恢復也更快,像過去暴跌后暴漲大概率難出現,散戶亦很難跟著吃肉,喝“肉湯”估計成常態。
豬價高景氣度難再現,也意味著如2020年高薪招人的景象難再現,失去高薪誘惑的養豬行業,正有越來越多的人考慮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