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是一件在領導眼皮底下干更有意思的“休閑益智”活動。無論如何,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人們總想做些什么,以奪回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權。
對于部分還留在場內工作的畜牧人而言,現在屬實是個尷尬的時間段。集團不再大規模招人,靜止乃至縮水的工資,無不令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當下。
努力工作、升職加薪,看這類職場雞湯時固然讓人熱血沸騰,但回到現實,工作的意義更多還是糊口,當外界很難改變時,有些人便開始松弛有度地工作,通過選擇性摸魚來對抗焦慮。
王哥所在豬場5000頭規模,分三條產線;其中,他所在產線1200頭規模,配備生產職工28人。每天早晨,領導會安排一整天的任務,有時任務很輕松,不到半天即可完成,但王哥總能用一天時間不多不少,剛好辦完。
期間該摸魚就光明正大地摸魚,下班時間一到,任務完美收尾。
曾湯折服于王哥摸魚的本領。此前,他一直認為摸魚只能證明一個人很懶或者對方領導管理有問題,但王哥的情況刷新了他的認知。
因為萬事無絕對,也許你認為早干完效率高,但也可能打亂一些安排或計劃,畢竟有時因為場內機器工具等限制,不一定你有新活干,況且管理和執行之間想實現雙贏也必須考慮彈性。
“打工人就是這樣,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小時都過得值得,多摸一分鐘魚,時薪就會高一點。”

好比學生上課,上完一節50分鐘左右的課尚有10分鐘休息時間,難道當了社畜連個十分鐘都不能有了嗎?
“摸魚,就是社畜的課間休息。”
也許,摸魚還可被視作一種弱者的反抗。
當養殖場模糊了正常的上下班時間,996、007淪為常態,一場通過磨洋工來進行無聲抵抗的戰術也就此開始。沒有加班就沒有傷害!如果按時完成任務可以準時下班的話,誰還會瞎折騰玩摸魚“游擊戰”呢?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松弛有度地工作無傷大雅,正如前文的王哥和曾湯,有時還能遇到臭味相投的同事甚至領導,組團摸魚。通過定期團建來平復封閉工作環境下的精神內耗。


換位到公司角度,這未嘗不失是更有人情味的管理方法。畢竟,強壓之下的服從只會是暫時的,職工頻繁流失造成的折損也不容忽視。
總有人想奪回對生活的控制權,即便是摸魚拍一張窗外風景,小修一番,其中亦有趣味。

“別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