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全區經濟生產情況。2022年廣西全區生豬出欄3347.44萬頭,年末生豬存欄2219.70萬頭,能繁母豬223.52萬頭,三大核心指標均是近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恢復至2017年水平
2022年廣西出欄生豬3347.44萬頭
廣西是傳統生豬主產區,生豬出欄量常年占全國的4%以上,是穩定我國豬肉供給的核心區域。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養豬業的生豬出欄量、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三大指標均有所提高。
2022年全年,廣西出欄生豬3347.44萬頭,位列全國第八,已恢復至2017年的水平,同比增長7.5%;年末生豬存欄2219.70萬頭,同比增長4.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23.52萬頭,同比增長1.1%。
2022年Q3、Q4,豬價行情較大程度回暖,不少養殖企業趁勢加快項目建設、投產,僅柳州市全年新增生豬產能超過100萬頭,成為廣西全區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增長的一大原因。2022年末,廣西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比官方劃定的正常保有量要高出1.6%。
產能集中在玉、邕、桂、貴
四市出欄占全區54.3%
廣西同時也是生豬出口大省,地處西南,與廣東接壤,其豬肉主要調往廣東、海南,部分調往港澳等地。根據城市消費需求以及親粵等特點,玉林、南寧、桂林、貴港四市被劃分為廣西的生豬產業重點發展區,生豬飼養量和調出量大。
據統計,2022年玉林、南寧、桂林、貴港分別出欄558.7萬頭、460萬頭(據官方數據估算)、455.24萬頭、342.9萬頭,約占廣西全年生豬出欄量54.3%。
為優化生豬產業結構,廣西印發《“十四五”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方案中規劃到2025年,廣西全區全年生豬出欄穩定在3455萬頭左右,切實提升穩產保供能力,將廣西打造成為中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
其中67%的規劃出欄量分布在5個地市:玉林市650萬頭;南寧市500萬頭;桂林市400萬頭;來賓市400萬頭;貴港市350萬頭。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市2022年全年出欄生豬已超2025年目標13.8%,來賓市還有近250萬頭增長空間。
規模化豬場占比60%以上
新希望、牧原、雙胞胎紛紛落子廣西
一場非瘟打亂畜牧行業規律,其中最大的顛覆則是養殖場格局。近年來,在政策支持、地理條件優越等優勢吸引下,溫氏、牧原、京基智農等規模豬企紛紛在廣西布局產能,同時以揚翔股份、廣西農墾、力源集團、金陵農牧為代表的廣西本土集團豬企也迅速擴張,推動全區養豬業集約化、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根據統計,從2019年至今,廣西共計有29個項目,1540萬頭產能落地,占據廣西生豬出欄的50%左右。隨著大企業的不斷投產以及中小豬場的兼并整合,未來廣西將有一半以上的豬來自集團化大場。
京基智農在賀州市總投資171億元,建設總計31條生產線、年出欄5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同時配套產能180萬噸/年的飼料廠項目、屠宰加工項目、倉儲和冷鏈物流項目。 該項目已于去年九月份出欄首批生豬; 牧原在廣西產能分布最廣,目前已在廣西成立11家全資控股公司,其中已投產9家子公司,整體建成150萬頭規模現代化養殖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