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糧家佳康斥資100億建豬場的消息引發關注。在當下生豬養殖行情低迷的環境下,家佳康的這一逆勢擴產的舉動被認為是明智的選擇。
事實上,經過本輪周期的洗禮,大部分企業在擴產的態度上都是慎之又慎。今年以來,你也很少會看到哪個企業主動宣布建豬場擴張的,都是“保命”要緊。
但是在具體動作上,部分豬企又悄悄的走在了別人前面,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01
中糧、正大重資產擴張
4月18日,中糧家佳康位于吉林省洮南市的66.24萬頭綠色健康生豬養殖項目正式開工。據悉,中糧家佳康與洮南市人民政府簽訂的生豬養豬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將分三期建設,全部投產后年出欄達300萬頭。而剛剛開工的洮南市66.24萬頭養殖項目為一期項目,共投資20.14億元。
此舉引發業內關注。財報顯示,中糧家佳康近幾年的業績并不好看,2023年全年收入同比下降超一成至115.68億元,已經是連續第三年收入負增長,并且盈利也是徘徊在盈虧平衡線附近。

不過即便財報不是很好看,但有著央企光環的家佳康逆勢擴產還是被分析師看好。有說法認為,中糧集團有雄厚的資本支持,具備全產業鏈的深加工配送能力,不擔心階段行情帶來的風險。
還有說法稱,從行情角度來說,在豬價低迷的時候布局擴產才是正確的。一般養殖場的建設投產周期是1-2年,投產后正好趕上豬價上行,直接就躺賺了。
事實上,除了中糧,近期開工的還有正大。據綦江發布近日消息,總投資16億元,位于重慶東部新城的正大(綦江)10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平場階段,這意味著,正大的擴產計劃也在積極的開始。
02
海大、華統、廣弘輕資產養豬
相比較頭部養豬巨頭,海大、華統、廣弘控股也在積極布局,只不過這三家企業選擇的是前期資金投入相對不大的輕資產模式。
受累于養豬業務的虧損,海大集團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31%。在最近一次投資者關系記錄表中,海大集團透露了對于養豬業務未來的規劃。
海大表示,公司著力摸索輕資產、低風險、穩健的生豬養殖模式,模式越來越清晰,不斷探索該模式下的最佳養殖規模。
(圖源:海大2024.4.23投資者關系記錄表)
而去年虧了6億的華統股份也表示,輕資產擴張是公司當前的重要方向。今年11月—12月,代養占比爭取做到25%左右,全年占公司總出欄的10%—15%。
對于輕資產擴張,廣弘控股的觀點很相似。公司24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養殖板塊的發展規劃是2025年爭取實現80-100萬頭的生豬產能。未來,公司將通過租賃、合作、并購等多種模式進行快速擴張,積極尋找合適的養殖基地,努力實現2025年出欄優質生豬80萬100萬頭的產業發展目標。


碼字不易,跪求轉發。
祝大家龍年都漲薪漲薪漲薪!有問題找小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