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牧集團董事長、總裁劉瑞表示,雙方在當前行業背景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義非常重大,既是企業自救,也是雙方共同攜手、早日走出低谷的有力舉措。泰高中國區總經理楊劍青表示,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是田牧和泰高最大的共同點之一,也是過去十年能夠一起合作、攜手同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能夠持續和行業里像田牧這樣有技術有創新精神,而且勇于在順風或逆境都可以走出不同形態發展道路的合作伙伴們,一起把產業和行業做得更好。


一,我們堅信中國乳業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短期的、暫時的行業低谷肯定能夠走出去。低谷時期信心最重要,比黃金還要珍貴。
二,這么多年田牧和大乳企尤其是和蒙牛集團保持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行業低谷時蒙牛從各個維度給予了田牧大力支持。
三,金融機構和各級政府也給予了田牧大力支持,包括自治區政府、呼市政府、烏蘭察布政府,以及中國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等,使得田牧資金鏈始終保持正常運轉。
四,得益于泰高集團這樣的優質戰略合作伙伴的支持。雙方合作源遠流長,自田牧成立之初以來在十年間從未間斷。泰高無論從企業背景、歷史淵源、技術層面、團隊成員等各個維度來講都無可挑剔,這也是雙方既往合作下來最有力的保障和最好的前提。
雙方在當前行業背景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義非常重大。這次簽約既是企業自救,也是雙方共同攜手、早日走出低谷的有力舉措。我對這次合作的前景非常看好,也寄予厚望,希望雙方合作長長久久。

田牧開創的鮮奶現代冰淇淋,可謂是行業首創。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通過創新、技術進步取得不斷發展。持續把企業發展重點戰略放在技術驅動創新上,那么不管外面形勢、行情、價格如何,企業仍然可以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取得優于市場的進步。所以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是田牧和泰高最大的共同點之一,也是過去十年能夠一起合作、攜手同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幾年泰高的核心戰略,就是把產品、技術和數字化解決方案融為一體,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泰高營養解決方案系統背后的數據庫、營養系統、營養基準一直都有,并且已經有40套左右在配備實驗室的客戶牧場中運營試用。本次NOA便攜式系統在硬件上又有了手持端的突破,截至目前還沒有正式向市場推出,只是在核心客群做一些推廣及效果的反復驗證,目前來看效果還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泰高作為一家專注于動物營養的公司,依托120多年的研發歷史,幾乎每兩三年就會有比較大的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升級。希望以后有機會在本次戰略合作之上,雙方持續把合作推動到更高的高度。也希望能夠持續和行業里像田牧這樣有技術有創新精神,而且勇于在順風或逆境都可以走出不同形態發展道路的合作伙伴們,一起把產業和行業做得更好。

NOA所承托的數字營養模型NutriOpt,就是營養讓數字說話,將動物生長、營養、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結合,形成一整套模塊化的精準營養工具和服務體系。首先通過近紅外原料檢測,然后把檢測結果傳入營養數據庫,利用現有的動物模型給出最佳的營養解決方案,進而提升動物健康水平,提高牧場盈利水平。


后續采訪

一是奶牛養殖、原奶銷售板塊。目前田牧有四個牧場,存欄奶牛兩萬多頭,日產奶約300噸,主要和蒙牛合作。未來,田牧不打算在奶牛養殖領域板塊擴張,在現有四個牧場基礎上,從單產、牛體健康、牛奶品質等方面發力,做好精細化養殖,重點從質的提升上下功夫。
二是鮮奶冰淇淋板塊。田牧打破過去乳企用奶粉做冰淇淋的局面,開創純鮮奶冰淇淋新賽道,目前在冰淇淋領域田牧處于超前和領先地位,同時也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并且在政務消費、景區、文創冰淇淋等特定細分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未來,田牧將繼續重點在冰淇淋尤其是國產中高端冰淇淋領域發力,做好銷售布局、做透市場深度,釋放全部產能,打造中國第一鮮奶冰淇淋品牌。
泰高中國區總經理楊劍青在接受荷斯坦雜志采訪時談道,泰高精準營養服務方案,是真的能落地,并且馬上看得到效果的,這是泰高在行業逆境時最大的底氣,因為能夠幫助客戶節約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在行業低迷時找到與泰高契合度較高的客戶群體一起去發展,先抱團取暖,行業衰退時,機會也還是會留給這些有創新、有技術、有準備的公司。
泰高最初是產品領先,過去幾年泰高一直強化提高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和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客戶建立起更緊密的連接。泰高精準營養系統,特別是NOA手持現場端應用系統,真正實現了泰高從產品過渡到技術,再過渡到整體解決方案的第三次升級。因為再厲害的專家技術人員,如果沒有可視化數據,是沒有辦法發揮出來的,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優勢。好的產品、技術精湛的技術服務人員以及數字化解決方案,這三方面整合在一起,每一個客戶牧場都可以完整應用,對于客戶降低能效成本,提升效率都有巨大幫助。
長期來講,奶業行業一定是向好的。這個過程中行業會經歷自我修正、自我校正的陣痛。隨著國家大的發展趨勢和政策,可持續發展應該在這輪震蕩期之后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個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不光是更高效的,更以技術驅動的養殖模式的出現。同時還意味著可持續的低排放的養殖模式,將會從無到有,從少數到行業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