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豬企紛紛發布業績預告,包括牧原股份、溫氏股份、ST天邦在內的多家上市豬企實現扭虧。回顧2024年豬企集體扭虧的原因,量、價齊升疊加成本下降,成為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終端需求有所增長,但供應端的充裕仍致使豬價弱勢下行。展望未來,2025年豬價上漲空間如何?
多家豬企業績扭虧
1月8日,牧原股份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80億元至19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億元至180億元,均同比扭虧為盈。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A股養豬企業中,除牧原股份預告扭虧為盈外,此前發布業績預告的溫氏股份、ST天邦也紛紛表示“2024年扭虧為盈”。
溫氏股份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有望成為上市以來首次報告期營收突破千億元;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0億元-95億元。對于業績增長原因,溫氏股份表示養豬和養雞業務利潤增長均受益于飼料原料降價、養殖成本降低。
ST天邦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3.6億元-15.6億元,主要貢獻來自公司第一季度出售參股公司史記生物32.91%股權所產生的投資收益9.95億元。同時,由于生豬價格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回暖,公司自第二季度開始連續三個季度主營業務生豬養殖實現盈利,因此全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也大幅扭虧為盈。
除了上述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唐人神、新希望等公司2024年銷售數據向好。唐人神公告,2024年全年,公司累計生豬銷量433.62萬頭(其中商品豬391.06萬頭,仔豬42.56萬頭),同比上升16.80%;銷售收入約78.51億元,同比上升33.16%。
2024年全年,新希望累計實現生豬銷量1652.49萬頭、生豬銷售收入267.58億元。2024年,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從1月份的13.30元/公斤一路上行,8月份以20.13元/公斤創下了年內高位紀錄。業績方面來看,受益于豬價同比上升等因素,新希望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已扭虧為盈。
降本增效是重要抓手
2021年至2023年間,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漫長的產能去化過程,2024年,生豬價格經歷了從低谷到高峰的轉變,進而提振豬企盈利水平。綜合上市公司公告來看,豬企利潤回升主要由于豬價上漲、需求回升、飼料價格下行等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度生豬(外三元)均價為16.81元/kg,最高價超過20元/kg,較2023年均價14.99元/kg明顯上漲。
西部證券在其研報中表示,近期生豬出欄均價小幅提升,一方面由于春節備貨季到來,需求回暖季節性推升生豬價格。另一方面由于前段時間生豬價格大幅下跌,養殖戶加速出欄,導致生豬拋售較為充分,短期供應量有所降低;預計春節前生豬價格將季節性回升,節后豬價的回落程度仍需觀察。
展望2025年,盡管飼料原料價格未出現明顯抬頭,但國內消費提振力度有限,加上能繁母豬仍然保持上升趨勢,將壓制豬價上行空間。華鑫證券研報表示,預計豬價將會在2025年第一季度因春節大規模集中出欄而波動下行至低位,經過底部調整后小幅回彈,但因后續新增產能帶來的供給增多,全年豬價相對維持在周期低位。
在此背景下,生豬養殖企業紛紛表示未來將會聚焦降本增效,從而提升自身的利潤空間。
溫氏股份近日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不會過度關注豬價波動,更多依靠內部管理,堅持成本領先戰略,獲取合理的利潤。公司希望養殖成本能夠持續保持在行業第一梯隊,乃至第一梯隊中領先的位置,這是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目標。
“未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本。”牧原股份董秘秦軍近日也表示,公司不會將希望寄托于周期性的市場回暖來彌補經營能力導致的虧損。相反,公司堅信通過管理和創新來獲得成本上的領先優勢,是構建未來盈利能力的基石。
新希望則表示,2025年將通過繼續改善后備豬、生產母豬、育肥豬等各個環節的技術和效率指標,例如斷奶成本、育肥成活率、料肉比等,重點會關注種豬群體質量的提升;國際地緣關系變化可能導致飼料原料價格發生波動,對此也會做好飼料配方及原料采購策略的及時優化調整;另外通過加大自育肥豬的投放比例,以及適度的母豬擴產,增加產能利用率、降低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