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稱,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豬肉、牛肉加征10%關稅。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豬肉量約為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54%。盡管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有限,但關稅調整仍為國內養豬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2024年全國生豬出欄70256萬頭,較2023年減產約2400萬頭,盡管產量有所減少,但養豬行業仍處于艱難的磨底階段。2024年生豬價格在上半年走高后,下半年再度回落,進入2025年,生豬價格繼續承壓。在此背景下,上市豬企紛紛從成本端入手,千方百計降低養殖成本,降本成為各大企業重中之重。
根據上市公司最新披露數據,牧原股份育肥豬完全成本從2024年1~2月15.8元/公斤降至2025年1月的約13.1元/公斤,計劃2025年階段性達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溫氏股份肉豬養殖綜合成本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15.2元/公斤降至2025年1月12.8~13.0元/公斤,并初步制定2025年全年平均肉豬養殖綜合成本奮斗目標為13元/公斤。
天康生物養殖成本從2024年一季度的15.99元/公斤,下降至2025年1月的13元/公斤。值得注意的是,天康生物降本優秀廠區——新疆143團養殖育肥基地的場成本已降至10.33元/公斤,單公斤增重成本低至8.24元,成為行業降本的標桿。
天康生物表示,該養殖基地通過多種手段降低養殖成本,包括優化管理,提升人效,育肥人效達950頭/人,單頭人力成本顯著下降;生產工藝革新,提升產能利用率,基地實行大批次、全進全出生產工藝后,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顯著提高了產能利用率;通過圈舍改造與疾病防控,疫苗和藥品使用量大幅減少,藥費支出得到有效降低;通過精準飼喂與分類管理,進一步減少了飼料浪費。
143團養殖育肥基地只是公司降本的一個縮影,2025年1月公司新疆大區的養殖全成本已降至11.09元/公斤,公司通過提高人均養殖數量、降低飼料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不斷壓縮養殖成本。
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通過優化人員結構、合并外圍崗位,2024年公司繁育人效和育肥人效分別提升12頭/人和66頭/人,單公斤人力成本下降0.26元。
在降低飼料成本方面,通過進口小麥粉、大麥粉等優勢戰略原料的購入和持續供應,并結合實時原料配方調整,飼料單價較2023年降低0.46元。
在提升生產效率方面,2024年,公司全面更換優質種豬、批次化生產、改善高產系生豬飼喂模式,部分優秀廠區的PSY(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數)達30以上。
在豬群健康管理方面,通過免疫執行和重點疾病防控,堅持免疫落實,流腹疫情零發生,藍耳防控一場一案;以疫苗前置驗證、藥品批次質檢雙把關,精準酌減藥品用量,精簡免疫程序,單頭藥費較2023年降低15元。
2025年,天康生物將繼續深化降本戰略,從疾病凈化、生產工藝調整、圈舍配套、飼料原料優化等方面進一步降低成本,將養殖全成本控制在13元/公斤以內,力爭更優。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成本控制將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天康生物將繼續圍繞“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兩大主題,推動公司向更高水平邁進,為行業樹立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