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四川畜牧產業總產值已突破7300億元。為了實現3至5年內畜牧全產業鏈產值培育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目標,四川將以生豬、家禽、牛羊、兔、蜂五大產業為重點,建設24個畜牧產業集群。
四川是畜牧大省,生豬、牛、禽、兔等養殖規模長期位居國內前列。盡管四川畜牧產業具備沖擊萬億級產業的基礎,但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數量少,精深加工鏈條不完整,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精深加工產品,是目前制約畜禽產業沖刺萬億級的主要因素。四川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在豬肉精深加工方面,目前四川豬肉仍以熱鮮肉消費為主,豬肉精深加工占比不到25%,精深加工附加產值增幅不大。畜禽產業沖刺萬億級,要解決好短板問題。
業內認為,隨著養殖業規模化、現代化、數智化發展,傳統標準體系已難以滿足產業升級需求。特別是在場址選擇、廠區規劃設計、環控和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免疫程序和疫病診療等方面,亟需通過團體標準進行規范。
日前在成都舉行的四川省畜牧獸醫學會2025學術年會上,由四川農業大學、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牽頭制定的首批《川鄉黑豬免疫技術規程》等11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本批次團體標準涵蓋了畜禽健康養殖、重大疫病防控、精準飼料配比、牧草培育等諸多畜牧重要領域,明確了技術規范操作要點。
四川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四川畜牧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何志平表示,這批標準凝聚了四川畜牧獸醫全體從業者的智慧與心血,希望為行業標準化發展添磚加瓦,助力四川畜牧萬億級產業鏈建設。
當前,四川畜牧產業總產值已突破7300億元,是四川農業產業中產值最大的領域。今年4月,四川印發了《千億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培育方案》,四川將聚焦畜牧、糧油、蔬菜、水果、茶葉、蠶桑、水產、林竹、調味品和食藥同源產業鏈,給出10個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路線圖”。6月30日,四川千億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雙培”行動(培育產業、培優企業)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