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天亮得特別早。位于廣元市昭化區衛子鎮的川北地區最大肉牛羊交易中心熙熙攘攘。前腳,約30頭優質肉牛通過交易中心銷往重慶;后腳,從內蒙古遠道而來的200頭西門塔爾在此落地……
肉牛產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朝陽產業。昭化區地處四川盆周山區,資源稟賦豐富,具有發展養殖業的先天優勢。
但養殖戶到底“養什么“”怎么養”“如何銷”?
針對發展困惑,昭化區創新推行“以銷訂養、以養促銷”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小規模、大群體、全鏈條、高效益”的肉牛羊產業發展新路子。
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532”“1142”肉牛代養及能繁母牛代養等模式。
“農戶按‘訂單’要求進行標準化養殖,企業按約定價格保底回收,顯著降低了農戶的市場風險和養殖門檻。”昭化區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股股長王生民介紹,目前,全區發展訂單養殖戶100余戶,年訂單出欄肉牛3000余頭。
當下,全區肉牛良種覆蓋率達80%以上,出欄均重超600公斤;建成標準化養殖場110個、智慧養殖示范戶10戶。
“我們注冊了‘葭萌牛’‘小占牛肉’商標,積極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統一標識和宣傳,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昭化區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股股長王生民說。
廣元市區、元壩城區均開設了餐飲體驗店,推出特色“全牛宴”火鍋、湯鍋。同時,養殖戶與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建立穩定產銷合作關系,有效拓寬了銷售半徑和增加了市場容量。
產業發展的落腳點是助農增收。昭化區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每出欄一頭牛,補助養殖戶1000塊錢,加工飼草則補助75元,通過在養殖場務工,本社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塊錢。”衛子鎮獅子村二社社長范明江說。
昭化區通過訂單生產、托管服務、技術指導等方式,將300余戶小農戶納入現代肉牛產業體系,實現戶均增收超2500元。
此外,該區還建立“三金”股份利益聯結機制,帶領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租金、入園務工掙薪金、資金入股分股金。全區累計流轉土地9456畝,養殖戶入股率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