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理變化
單純 SI 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呼吸器官。病豬的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粘稠的液體,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滲出液,胸腔蓄積大量混有纖維素樣的漿液。病情較重的病例在肺、胸膜與肋胸膜亦有纖維素樣物質附著。支氣管有大量滲出液,伴有肺下部的萎陷,相連的支氣管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嚴重時出現纖維蛋白胸膜炎。
肺臟的病變常發生于尖葉、心葉、中間葉、膈葉的背部與基底部,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界限,顏色由紅至紫,塌陷、韌度似皮革,雖然尖葉和心葉受損最嚴重,并且右肺較左肺嚴重,但是,這種肺膨脹不全卻呈廣泛的不規則分布。肺間質增寬,肺病變區膨脹不全,其周圍常有蒼白色的氣腫,并有許多出血點。肉眼觀察,肺臟病變與豬地方流行性肺炎的病變相似,但這兩種疾病的組織學變化有明顯的區別。心包腔蓄積含纖維素樣的液體 ;胃腸黏膜發生卡他性炎,特別是胃大彎部充血嚴重 ;大腸發生斑塊狀充血并伴有輕微的卡他性滲出物,但無黏膜糜爛 ;脾臟腫大,頸部淋巴結、縱膈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多汁。
2. 診斷方法
臨床上根據發病急劇、迅速蔓延到整棟豬群的流行特點,觀察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結合獸醫臨床經驗可以初步診斷豬流感。但本病需與普通感冒相區別。豬的普通感冒呈散發性,病狀也較輕緩。本病如需確診,則要進行特異性診斷,即實驗室檢測。
實驗室檢測主要有血清學試驗方法和分子生物學試驗方法。血清學試驗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HA-HI)和神經氨酸酶抑制試驗(NI)。分子生物學試驗方法主要通過病毒分離與鑒定方法來確認 SIV。這些方法各有優劣,其中分離并鑒定 SIV 是確診 SI 最可靠的方法。
3. 治療措施
SI 豬流感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和特異的治療方法,臨床一般通過采取對癥療法,縮短病程、緩解癥狀、防止繼發感染等綜合性措施來降低其病死率。控制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或并發感染對減輕流感造成的危害也十分重要。豬流感臨床上常與藍耳病、圓環病毒病、支原體等共同感染使豬只發病。加強管理、疫苗預防、增強動物體質和免疫力、抗菌藥物和抗病毒藥治療并用,并適當的給予支持和對癥療法治療豬流感。
(1)及時隔離、消毒、保溫當豬群中有流感樣病豬出現時,要及時進行隔離,對全場進行消毒,用含碘消毒液、季銨類消毒液交替使用,每天 1 次。同時加強豬舍的通風和保溫。產床仔豬溫度控制在 23~25℃以上,降低發病率、死亡率。
(2)退熱與補液可選用解熱鎮痛藥物氨基比林(10 ml×1 支)或阿司匹林,以緩解癥狀,幫助恢復體溫,增加食欲。采用口服補液鹽,對不飲水的病豬可靜脈輸液 3%~5% 葡萄糖和氯化鈉 30 ml。嚴重病例可肌注 VC(0.2 g×5 支)+ 肌苷(2 ml ×1 支 ),幫助補充能量 。
(3)消炎、抗過敏、抗病毒對混合感染,臨床表現嚴重病豬,可肌注地塞米松(5 ml ×1 支 ),有效緩解炎癥發生,預防呼吸窘迫癥。可選用肌注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利巴韋林(病毒唑)或肌注具有直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藥物,常用來治療病毒感染。另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肌注抗體活性物質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免疫球蛋白,或選用成本較低的具有抗流感病毒、解毒、提高免疫力的板藍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4)防止繼發感染:用抗菌藥防止細菌繼發感染,特別是防止肺部繼發感染,如用青霉素(快速殺菌藥)、氟苯尼考(慢性抑菌藥)、替米考星等。適量替米考星可有效抑制藍耳病,保護肺部。
(5)增強免疫功能:全群加藥,可在飼料中拌料加入阿司匹林、石膏、抗病毒藥。飼料中可添加適當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藥或植物多糖如黃芪多糖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