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強制免疫,我國的豬瘟防控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強毒力和中等毒力引起的急性豬瘟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低毒力的豬瘟病毒的持續性感染仍然十分嚴重。經產母豬帶毒普遍存在,豬瘟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垂直傳播給仔豬,破壞生長豬的免疫系統,引起免疫抑制。機體免疫抑制一會導致豬群對所有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二會使免疫應答遲緩甚至消失,造成免疫失敗,給其他病毒和細菌性病原微生物以可趁之機,在不良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混合感染,導致各種豬病的大范圍流行(如高熱病、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和各種腹瀉等)。
豬肺炎支原體感染非常普遍,幾乎所有豬群都存在(特別是土種豬和長白豬)。豬肺炎支原體存在于豬氣管和支氣管中,破壞支氣管纖毛完整性,使得細菌、病毒、粉塵可以長驅直入進入肺泡。豬肺炎支原體和藍耳病病毒一起改變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引起免疫抑制,促進藍耳病、豬圓環病毒 2 型感染,協同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
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具有高度宿主特異性,定植在豬肺泡上皮中,其產生的溶血毒素、莢膜多糖、脂多糖損傷肺泡,使其分泌膿性分泌物。損傷的中心進一步發展,發生壞死且逐步纖維化,大部分的肺泡就會喪失功能,而導致豬只死亡。豬群免疫抑制、支氣管纖毛損傷、規?;曫B和天氣突然變化是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發病因素。同時,胸膜肺炎放線桿菌主要血清型間缺乏交叉保護力,給疫苗免疫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綜上所述,該場發生豬病是由于低毒力的豬瘟病毒,破壞了豬群的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同時肺炎支原體損傷了支氣管纖毛,導致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趁虛而入。在不良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感染導致疾病的暴發。所以,筆者認為,規?;i場應該首先優化生長環境,同時強化豬瘟、藍耳病免疫,定期做好豬群脈沖式藥物保健,完善豬病防控“鐵三角”(環境、免疫、保健),才能保障豬群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