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最新天氣預報顯示,從21日起中國大部分地區將受到強冷空氣的影響,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以上。此外,21~22日,江南大部、華南北部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東部、福建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暴雨。
農業部網站日前發布消息,關于制定下發《生豬腹瀉疫病防控技術指導意見(試行)》,要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準確把握生豬腹瀉疫病主要病原和流行規律,加強針對性防治和綜合防疫管理。各地及早部署、超前謀劃、快速行動,結合本地實際,加強指導和技術服務,切實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
在強冷空氣來襲下,氣溫驟降,對于生豬的應激性影響很大,如何做好生豬過冬疾病防治,是目前畜牧人首要關注的問題。本篇主要針對加強免疫,抗寒保暖方面應注意的防治點展開。豬場管理方面大體方向可參考》》冬季豬場管理強抓生豬腹瀉
1、生豬免疫方面遵循疫前疫后的原則:所謂免疫通俗來說就是“免除瘟疫”,從本質上講,免疫是指機體的一種生理性保護功能。機體的免疫能力大致分為特異性免疫(機體在后天受環境因素刺激形成的免疫功能)和非特異性免疫(生物在種系發展過程中與病原微生物斗爭形成的可遺傳性免疫功能)兩種,兩者密切聯系。我們通常所接觸的疫苗免疫、預防接種就是一種特異性免疫,利用抗原體刺激機體使其產生抗體,當再次接觸相同抗體,便會識別產生免疫,提高抗御能力。在疾病高發季節,尤其是低溫環境下,養豬技術員應定期對豬舍及豬舍周圍消毒,抓好生豬的疫苗接種工作,在疫病發生前就將其扼殺在搖籃里。
2、疫后防治,做好生豬防寒保暖工作:一旦發現疫情,及時做好疫病診斷及隔離,嚴重的上報畜牧部門;及時堵塞后窗和通風孔,搞好豬舍的保溫,特別是特殊群體(待產期的母豬、新生仔豬、高產豬)的豬舍要適當加溫,可以借助必要的輔助設施,如家用燈管、熱風爐、豬舍上覆蓋塑料薄膜等;近期,有關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對畜牧業也如此,在平常的豬圈管理中,應特別留意豬舍通風情況,禁止在密閉空間內燃燒物體。
3、飲食調理提高生豬免疫力:近期強冷空氣襲來伴有強降雨天氣,飼料可能發生霉變,各廣大養殖戶應提高警惕,喂飼前,一定要檢查飼料是否發生霉變;另外過冬天氣惡劣,生豬抗應激能力下降,畜禽飼料配制要提高能量水平,在保持蛋白質水平不減的情況下,增加能量飼料10%~30%,一般采用玉米、稻谷等含能量較高的原料,必要時添加2%~3%的動植物油;在飼料中添加具有抗應激、抗氧化能力的維生素、氨基酸等飼料添加劑,通過飲食的調理,提高豬的抗病力和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