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格持續“高燒”,沖擊全球供應鏈并加大通脹壓力
現階段運力不足是海運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而“缺人”和“缺箱”是目前海運公司面臨的最緊迫的現實問題。因全球新冠疫情反復爆發,究竟何時能夠徹底結束還尚未可知,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運行緊張的狀況仍會持續較長時間。供給和需求直接決定價格,當供給不足需求又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海運漲價或保持高位是必然的結果。
全球海運價格暴漲,反映的本質是全球供應鏈的失衡。全球供應鏈失衡使得全球通脹風險加大,美國勞工部1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9%,高于市場預期;同比漲幅6.2%,是近30年來最大同比漲幅。國際輸入性因素疊加國內部分原材料供應偏緊影響,近幾個月來我國的PPI與CPI也連續上漲,短期內可能會繼續高位運行。
我國奶業發展高度依賴進口,海運成本推高生產資料價格
全球海運價格帶動了各國各類產品物價爭相上漲,全球乳制品市場價格近兩個月也有所回升。我國奶業發展高度依賴進口,從優質飼草到飼料原料,從種牛到遺傳物質,從基粉到嬰幼兒配方奶粉關鍵輔料等都是全球供應。目前,我國乳制品貿易依存度在33%左右,優質苜蓿貿易依存度在35%左右,進口凍精占國內市場份額的比重約為50%-60%,奶粉乳源性蛋白原料幾乎100%依賴進口。全球海運價格持續高位,長遠看必將對我國奶業發展尤其產業鏈上游帶來一定壓力。
我國奶業生產資料全球供應,海運價格持續上漲必然會推高進口貨物的成本和價格。據行業估計,海運成本約占進口種牛成本的20%,海運成本約占進口優質苜蓿和燕麥草成本的25%-30%。受疫情及國際貿易的航運成本上升,我國進口種牛、苜蓿、燕麥草等面臨價格上漲風險。目前,進口優質苜蓿草價格高達3400-3700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400-450元/噸,且供給出現明顯缺口;進口燕麥草價格3100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700元/噸。
產業鏈上游腹背承壓突顯,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由于今年國內青貯受自然災害減產降質,目前飼草料價格已經明顯攀升,如果海運成本繼續推高苜蓿、燕麥草等飼草料價格,對我國居高不下的奶牛養殖成本無疑是“雪上加霜”。據監測,2021年1-9月我國規模化牧場公斤奶的平均飼料成本為2.34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而令人擔憂的是,自今年9月份以來,我國生鮮乳價格進入了下行通道,生鮮乳價格已經連續2個月走低,累計降幅1.4%。
行業周期疊加黑天鵝事件,對即將到來的2022年來說,奶業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機遇與風險并存,分化成為必然。海運價格上漲如果進一步推高我國奶業的飼養成本,對于大多數養殖場而言將是災難性的,奶農利益將受到嚴重擠壓,奶業虧損面將繼續擴大。因此,在疫情肆虐、貿易激戰、海運價格暴漲的特殊時期,未來奶業將面對各種不可預料的變數,奶業人必須開動智慧攻堅克難。奶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