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全球范圍來看,主營業務涉及雞蛋的上市企業有20余家(不完全統計)。其中,主營業務的核心產品為食用雞蛋/蛋制品的上市企業有10家,主營業務的核心產品涉及飼料、種蛋/雞苗、雞蛋/蛋制品、雞肉的上市企業有8家,主營業務的核心產品涉及蛋用型種蛋/雞苗的上市企業有2家。
從地域來看,這20家上市企業主要分布在美國(2家)、馬來西亞(6家)、印度(3家),其次是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新加坡、墨西哥、南非、斯里蘭卡,各有1家。
從前10強上市企業來看,卡爾-緬因(Cal-Maine)食品公司(帶殼食用雞蛋營業收入占比96.81%,蛋制品營業收入占比2.72%)等多數企業核心業務是帶殼食用雞蛋,核心業務為蛋制品加工的企業僅有1家—SKM蛋制品加工&出口公司。SKM創建于1995年,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包括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其目前宣稱自己是亞洲最大的雞蛋加工企業之一,每天加工180萬枚雞蛋,每年生產6500噸蛋粉,是上市企業中唯一一家提供烘焙食品專用配料包的蛋品企業(Ovostar的蛋粉是其核心產品之一,目前未推出烘焙食品專用配料包產品),SKM有能力為面包房、蛋黃醬、沙拉、三明治等食品生產制定和開發各種蛋基配料包。
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全球蛋雞生產上市企業前十強中,多數企業在2021/20年度總收入同比出現負增長,較疫情前的2019年和2018年均出現明顯下降;營業利潤、經營利潤率也出現類似特征但較營收下降幅度不太明顯,連續3年虧損的Farm Pride食品公司、Ovobel 食品公司同期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比較來看,另外10家上市企業2021/20年度的總收入、營業利潤、經營利潤率波動幅度整體不太明顯。
以此來看,在疫情風險沖擊下,20家上市企業中,從事多元化業務的企業受負面影響較從事單一業務的企業要小一些,這與因地域不同而影響業務不同不無關系,尤其是馬來西亞,其次是印度。
在馬來西亞,從事雞蛋生產的主要以農牧食品綜合性企業為主。就馬來西亞而言,除人口增長外,經濟發展和宗教信仰是支撐當地家禽與農牧食品企業持續發展壯大且出現一批批上市農牧食品企業的兩大至關要素,其次是與之毗鄰的新加坡對農牧食品持續穩定的進口需求。
在20家蛋雞產業鏈上市企業中,共有8家涉及蛋種雞業務,且有7家農牧企業同時經營蛋用型和肉用型種蛋/雞苗的生產與銷售。
從這些企業發布的財報中明顯可以看出,在種雞領域極少談及蛋用型和肉用型,而是統一劃歸為初級農牧產品來統計,而將蛋制品則歸為食品制造業務,這與國際行業標準劃分相一致。
從中國來看,飲食文化的多元化并沒有支撐家禽生產企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飼料起家的農牧巨頭多數關注養豬業。目前,有個別飼料企業、農牧巨頭開始涉足蛋雞養殖/雞蛋生產,或將給中國蛋雞產業帶來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