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研究院與禾豐集團技術中心人員聽取了趙茹茜教授關于肝臟健康維持動物體內穩態,促進飼料營養轉化為肉蛋奶等農產品過程的報告,同時就膽汁酸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做了充分交流。禾豐致力于成為世界頂級農牧食品企業,表示希望進一步與研究院保持緊密聯系,共同促進畜牧業健康高效發展。
2022年1月19日趙教授團隊匯報了膽汁酸研究的最新進展。報告人有陳良博士(導師 趙茹茜 教授)、陳文靜博士(導師 楊曉靜 教授)及倪迎冬教授。趙茹茜教授做了充分的數據解讀。以下是部分研究結果:
1 膽汁酸能夠抑制內毒素誘導的炎性反應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的一種特有成分,屬于一種內毒素,能夠引起動物炎性反應,炎性相關基因上調表達。口服膽汁酸能夠下調由LPS處理引起的肝臟炎性因子基因上調表達,抑制動物的炎性反應。更可喜的是,研究發現膽汁酸體外對鐮刀菌的繁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膽汁酸有明確的利膽作用,能夠促進膽汁分泌排泄,幫助體內毒素隨膽汁排出。在實驗動物黃雞中高劑量灌服膽汁酸(5g/kg體重)處理,動物膽囊明顯增大,但其他臟器(肝臟、心臟、法氏囊、脾臟)無明顯影響,說明膽汁酸特異性的作用到肝臟分泌膽汁的過程中,器官特異性和相對安全性更高。

膽汁酸的作用不是瞬時的,能夠在動物體內穩定發揮作用。膽汁酸存在腸肝循環作用,腸道吸收的膽汁酸回到肝臟后,隨膽汁分泌又回到腸道中,有高效的循環利用效果。在仔豬的動物實驗中,研究發現體外攝入膽汁酸能顯著提高血漿總膽汁酸濃度,8小時后血漿總膽汁酸濃度達到峰值,且在24小時穩定維持相似水平。該實驗說明膽汁酸的生物利用度很高,能夠在血漿中維持一定濃度來發揮作用。

血糖及血脂過高對動物健康有明確的危害。在膽汁酸處理組的動物中,體外補充膽汁酸能夠提高膽囊及盲腸內膽汁酸含量,血液生化檢測血糖及甘油三酯指標均顯著降低,說明膽汁酸能夠加快脂肪及糖類營養的營養代謝,維持血液健康狀態。

在幼齡動物中,由于肝功發育相對不完善,膽汁酸分泌不足會引起脂肪性腹瀉。研究發現,在安全劑量下體外補充膽汁酸,對斷奶仔豬臟器指數及血液生化指標沒有不良影響,說明膽汁酸在幼齡動物中應用的安全性。膽汁酸存在腸肝循環調控,動物無法利用的膽汁酸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