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生豬價格有所回升。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截至9月8日14:00,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10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1.3%。不過,相比去年9月6日的27.36元/公斤,下降26.54%。近期,在農業農村部預警引導下,生豬養殖場(戶)持續采取降重措施順時順勢出欄,生豬宰前均重持續降低。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策的綜合調控之下,生豬產能進入收縮階段。這不僅將有利于生豬價格平穩運行,降低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而且將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長期價格中樞有望抬升
對于生豬市場供求關系和豬價走勢的分析,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供應端來看,目前行業整體供應仍偏寬松。從需求端來看,隨著氣溫下降,疊加中秋、國慶備貨需求,終端消費有望季節性回暖,在第四季度進入豬肉消費傳統旺季,需求環比改善較為確定。近期價格或維持底部震蕩格局。”
他進一步表示,國家對生豬產能進行綜合調控,能夠避免產能過剩導致價格長期低迷,引導行業回歸理性發展,為遠期豬價走勢帶來利好。
另外,商務部9月5日公布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存在傾銷,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調查機關決定采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華西證券(002926)股份有限公司研報顯示,反傾銷措施落實后,進口成本增加影響進口量,國內市場的供應壓力有望減少。同時,近幾個月一直在推進的生豬行業反內卷相關舉措,中長期來看國內生豬行業低效產能將逐步退出,價格中樞有望抬升,優質產能市占率有望提升。
上市公司迎來密集調研
進入9月以來,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迎來機構密集調研,產能調控政策是市場關注焦點之一。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在近期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中表示:“從5月底開始,公司陸續參加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中國畜牧業協會等組織的座談會,公司認為調控政策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可避免2024年行情短暫回暖后產能再度大幅擴張導致的長期虧損周期。”
據悉,新希望生豬出欄體重長期控制在118公斤至120公斤,保持穩定。銷售規范方面,公司6月份起嚴格遵循國家政策,通過銷售部門也向客戶發了相關通知,今后杜絕市場投機行為。能繁母豬存欄方面,2023年至今,公司存欄基本沒有增長,未來一段時間也會保持當前規模,更多通過提效降本、合規經營維護市場穩定。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氏股份(300498)”)相關負責人近期在與機構的交流活動中表示:“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要求下屬單位自6月10日起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生豬,商品豬禁止開具飼養檢疫票,仔豬、種豬除外。”
溫氏股份方面表示,豬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在當前生豬行業產能調控的大背景下,精準預測其變化趨勢難度較大。公司將重點聚焦基礎生產管理工作,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提升產品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若公司成本低于社會平均成本,拉長周期來看,公司都能夠獲得較為合理的收益。
付一夫表示:“頭部企業可通過多種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方面,要發揮產能調控帶頭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豬,減少低質低效產能;另一方面,要注重降本增效,利用規模化養殖優勢,通過智能化養殖等新技術的賦能來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