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與承德清青錦瑞漁業有限公司在長島南隍城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木蘭1號”陸海接力深遠海養殖項目。此次合作創新推出“淡水育苗+深海養成”陸海聯動模式,以跨區域“山海協作”打通三文魚產業關鍵鏈路,為我國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此次合作,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為深遠海養殖提供優質海域、政策支持及產業配套;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則憑借豐富的水產養殖經驗,為合作筑牢苗種保障根基。
煙臺經海漁業作為國內深遠海養殖的領軍企業,在煙臺南隍城島坐擁8.5萬畝自有優質海域,已投放“經海001號”至“經海008號”八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平臺,目前養殖包圍水體達70多萬立方米,具備萬噸級海水魚養殖能力。圍場縣塞罕壩優質的冷水資源,是三文魚孵化養殖的天然溫床。承德清青漁業則依托塞罕壩的生態屏障優勢,建成了河北省首個淡水三文魚陸基循環水養殖示范基地,年孵化優質苗種1000萬尾,占全國深遠海養殖苗種需求的20%。
合作以“山海共建共享”為核心理念,圍場縣依托循環水系統培育高品質三倍體虹鱒魚苗,經海漁業則憑借成熟的深遠海網箱養殖技術與萬噸級養殖能力,共同實現從育苗到成魚的全鏈條協作。
“長島南隍城海域的優質海水資源,加上經海成熟的深遠海網箱養殖技術,再結合圍場縣及清青漁業的優質苗種資源,我們有信心培育出品質更優、市場競爭力更強的深海虹鱒產品。”煙臺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表示。承德清青漁業董事長白小雨認為:“這種‘陸海接力’模式,不僅能充分發揮我們的苗種優勢,更能為雙方共同開拓高端水產品市場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