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國內生豬價格卻意外跌入年內新低,持續探底的行情與行業期盼的旺季回暖背道而馳,折射出生豬供給階段性過剩壓力的嚴峻性。
9月14日,國內生豬(外三元,下同)價格報13.32元/公斤,創今年新低及近一年新低,這一價格已經低于部分上市豬企的現金養殖成本。三季度以來,豬價持續走低,上市豬企8月銷售收入普遍同比下滑,反映當季度全行業承受的業績壓力。
豬價探底之際,將于本周召開的生豬產業座談會備受市場關注。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消息,9月16日該局將召開生豬產能調控企業座談會,牧原股份(002714.SZ)和溫氏股份(300498.SZ)等25家生豬養殖企業參會,座談會預計將就產能調控的落實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并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產能調控工作。
消費旺季豬價卻創新低
伴隨中秋國慶長假臨近,國內進入“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然而生豬價格不僅沒有出現季節性漲價,反而跌出新低。
9月以來,生豬價格直線下跌,在跌破14元/公斤關口后仍未企穩。截至14日,生豬價格報13.23元/公斤,同比下跌31.2%,環比下跌3.62%,較年內高點跌去20.1%。
當前,我國生豬產業正處于第六輪“豬周期”,也是歷輪周期中,價格波動與周期波動最不明顯的一輪周期,豬肉價格整體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征,并且自本輪豬周期走出底部以來,豬價沒有出現明顯上漲。
回顧今年豬價走勢,春節前受消費備貨影響,生豬價格創下年內最高的16.67元/公斤,隨后一路下跌,于6月中旬(消費淡季)跌至13.96元/公斤。6月下旬,豬價迎來一波觸底反彈,7月初報15.3/公斤,20天內反彈近10%。這波短暫反彈并未改變豬價下行趨勢,隨著夏季豬肉消費淡季來臨,價格一蹶不振。
豬肉生產效率持續提升,供應延續寬松。記者統計上市豬企8月銷售簡報發現,頭部豬企銷量同比均現增長。其中,牧原股份8月銷售生豬700.1萬頭,同比增長27.1%,月銷量創下年內第二高,溫氏股份8月銷售生豬324.57萬頭,同比增長37.88%,月銷量創年內新高。部分小市值上市豬企8月銷量亦同比大增,正虹科技(000702.SZ)8月銷量同比增加63.31%,東瑞股份(001201.SZ)銷量同比增長21%。
需求端,目前雖然進入傳統消費旺季,但經濟復蘇節奏緩慢,餐飲消費恢復不及預期,居民消費習慣改變,對豬肉的需求增長乏力。同時,牛肉等替代品價格低位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豬肉消費。
產能去化盼提速
生豬供強需弱格局是豬價低迷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今年5月底以來,生豬養殖行業指導與調控政策頻出,6月,有關部門召開生豬生產調度會,將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在現有基礎上調減100萬頭左右,降至3950萬頭;7月,農業農村部召開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合理淘汰能繁母豬,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
涌益咨詢數據顯示,8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0.07%,其中,中大養殖樣本企業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0.02%,增幅較前幾個月已明顯收窄。然而,生豬價格依然持續下跌,說明能繁母豬當前的調整幅度或仍不足以扭轉供需格局。
農業農村部將在本周再次召開生豬產能調控座談會。華西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稱,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消息,9月16日該局將召開生豬產能調控企業座談會,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等25家生豬養殖企業參會。
結合今年6月、7月召開的生豬產業座談會上提出的產能調控目標,有市場分析認為,此次座談會將就前述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并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產能調控工作。
目前,頭部上市豬企已為能繁母豬減產作出表率,牧原股份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連續兩個季度下降,截至6月末,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為43.1萬頭,年底計劃降至330萬頭。牧原股份表示,在當下產能調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內不考慮新增母豬,并于近期持續降低生豬出欄體重的均重,同時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育肥豬。
“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減少傳遞到商品豬出欄量需要10個月左右時間,這意味著短期內供給壓力難以根本緩解。加之生產效率提升抵消了部分存欄下降的影響,減產效果最快可能要到2026年一季度才會明顯顯現?!蹦侈r業分析師對記者說,“短期看,降低生豬出欄體重是比較直接的控產方式,出欄均重降低直接影響的是當前1~2個月內的豬肉供應量。當行業開始普遍降低出欄體重,意味著養殖端正在通過‘少增重’的方式來即時減少豬肉產出,是對當前過剩供給最直接、最快速的反應?!?/span>
盡管生豬價格持續探底,但A股市場養豬板塊并未同步下跌,反而出現一定抗跌性,這一現象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價格底部的預期博弈。
9月以來,豬產業指數上漲5.89%,為年內單月最高漲幅,個股幾乎全線飄紅。金新農(002548.SZ)、傲農生物(603363.SH)月內上漲20%,領漲板塊。牧原股份上周盤中最高價報58.49元,收報57.54元,創2021年6月以來新高。
當前生豬產業估值處在近10年較低水平,或是資金博弈產能去化加速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生豬養殖申萬指數市盈率TTM報13.4倍,處在14.9%的歷史分位點,估值偏低。
“考慮到生豬價格已跌至13~14元/公斤,預計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上漲空間則取決于產能去化,目前看產能調控是影響短中期生豬養殖產業走勢的關鍵。由于去年能繁母豬補欄的推動,我們預計今年三季度的生豬供給同比有所回升,豬價表現將較弱,生豬養殖盈利承壓較大。四季度的豬價或將決定上市豬企下半年業績表現,關鍵還是看產能調控落地效果?!鼻笆龇治鰩熝a充說。